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伪君子 > 第560章 开门大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古好的文章,往往开头两句就让人拍案而起。

比如《吕氏春秋.察今》的开头: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其不可得而法!

比如苏洵的《六国论》开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比如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开头:秦王扫六合,虎踞何雄哉!

方唐镜那两句“有尧舜之君则必有尧舜之臣,有桀纣之君必有桀纣之臣也。”实实在在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然后方唐镜接着往下写承题部分。

“择臣者,君也。择士者,臣也。贤愚各从其类而为,此君君臣臣之道也。

若尧舜之臣生于桀纣之世,桀纣之臣生于尧舜之世,为之奈何?”

方唐镜先说三纲五常的重要,然后画风一转,反问:

如果贤臣生于暴君之世,奸佞生于圣君之时,国家当如何?

如果说开头两句会让阅劵官冷汗淋漓,那么“若尧舜之臣生于桀纣之世,桀纣之臣生于尧舜之世”这两句,很可能会让阅劵官心脏病发作!

这又是一个很现实且禁忌的问题,每个士大夫都想过这个问题,却没有人敢说出来,更没有形成探讨。但既然有人说了出来,那就很有讨论的必要。

其实这不是方唐镜胆大包天,而是因为读过两位正副主考的文章,加之西厂又专门收集过两人的生平,加上后世的评价,对两人颇为了解,才敢如此写作。

徐溥和李东阳后来都是做到了大明首辅的人物,对于治理国家很有一套自己的理念。

但现在他们还是翰林,并没有实践的机会,所有的理论也没有成形,一切都还在酝酿之中,理想主义的成份难免十分强烈。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棱角还没有被生活磨平,还是理想主义者。

这从他们出的这道题目就可以看出,两位主考是由衷地希望大明中兴的。

他们理想中的大明中兴是主明臣贤,如三皇五帝时的大同社会。

不得不说,思想还有不少幼稚的成份,血仍未冷,很容易上头。

那么,方唐镜便给他们想要的。

但是,这真的够么?自己能看出考官的心思,别人也未必不可!

能一路从童生试、乡试重围杀出的举人们,水准都不低。

众考生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了,不但八股文根底扎实,见识也都不凡。

所以要想脱颖而出,仅顺着考官的意思实在是有些平庸,中试不成问题,却难得拔尖,不保险。

所以,还要激进一些,走在他们的前面。

因此方唐镜才抛出这个潜在的禁忌,却是每个为官之人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文章重立意,从这一点上看,破题与承题呼应,一篇雄文已隐隐成形。

承题部分写完,方唐镜停下笔,沉思了起来。

若是接下来还是走议论的老路,未免有虎头蛇尾之感,流于俗套。

方唐镜想起后世的短视频,那些干巴巴的政论文经过大咖们的精心处理,每一篇都能吸引无数粉丝。

凭的是什么?一言以概括之……引发共鸣。

方唐镜又想起参加短视频学习班时导师的话:

引起共鸣最好的法子莫过于画面感和生动感,把话说到观众的心坎里去。

可惜,当时自己死活不理解,现在嘛……

想到这里,方唐镜蓦地微微一笑,上辈子的遗憾这辈子补全!

提笔饱蘸浓墨,挥毫而下。

在八股文的中股和后股部分,方唐镜摒弃了议论的方式,采用描述小故事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桀纣之臣生于尧舜之世”这个问题,方唐镜直接引用本朝太祖杀胡惟庸故事。

方唐镜将胡惟庸当成桀纣之臣的反面教材。

先描述其种种嚣张跋扈,种种不臣之言行,又大书其狼子野心对国家的危害。

最后,在观众咬牙切齿的时候,太祖皇帝又如何明辩忠奸,最后将之连根拔起。

总之,将情势描写得十分危急,太祖仁至义尽后不得不挥泪斩马谡,十分煽情。

对于“桀纣之臣生于尧舜之世”这个问题,其实历史上是有很多故事的,比如唐太宗时期的侯君集,唐玄宗时的李林甫,但都没有太祖皇帝来得杀伐果断,斩草除根利落。

并且从时间上看,本朝故事更能引人有代入感和共鸣感。

在“尧舜之臣生于桀纣之世”这个问题上,方唐镜却弄死了许多脑细胞。

一开始是想引用《孟子》记载的“放太甲于桐宫”故事的,想了想太过于激进,便作罢。

接着又用霍光故事,可实在不是很对题,也作罢。

思来想去,终于让方唐镜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故事。

这便是春秋时“齐灵公”与名相“晏婴(晏子)”的故事。

史称齐灵公国事清明,称得上是明君,怎么是桀纣之君呢?

原来齐灵公当上国君时,可以说是一个缩水版的纣王。

在私生活方面,齐灵公十分骄奢霪逸,令宫女着男装随侍左右,招摇过市不算,还带之上朝,风气波及全国。

并且他的后宫之事也十分乱,什么夺嫡之争,母与臣私通,酒池肉林不一而足。

朝政方面,正直大臣纷纷被杀,小人当道,可谓是昏聩不明。

对外方面,灵公常年穷兵黩武,有吞并天下之心。

当时晋国为霸主,齐灵公很不爽,欲争霸天下,数次无故征伐周边小国,却并无建树,后来果然与晋国大打出手,却是眼高手低,大败亏输。

但这位荒唐君主最终却是名声不错,因为国家还有一股中流砥柱,这便是晏子父子,尤其是晏子为政五十余载,上劝君上,下救黎民,在灵公战败的时候也能惨淡经营,维持国家。

最后晏子竟然将灵公感化,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做一个活动的橡皮图章。

晏子实在是非常神奇的人物,便是连孔子也点赞道:灵公污,晏子事之以整齐。

这两组故事让方唐镜讲得声情并茂,虽然文字仍是两股排比对偶,不过内容却已是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了。

末了,方唐镜用圣人语气感慨道:

“吁,夫天下事,难者,则为之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耳!”

此时天色转暗,方唐镜点起一根蜡烛,将最后一段话写完,停笔于砚。

又反复数遍检查自己写的这篇八股文,接着润色了数字,满意的给自己点了无数个赞。

要知道,以已度人,方唐镜自己就最讨厌满口道德文章,却提不出解决办法之人。

这样有血有肉,激扬向上,有观点,有立场,有解决之道,有可借鉴之人物,不论从那一个角度看,都是一篇出类拔萃的文章,完全足以在芸芸众生中如黑夜的灯塔一般明亮耀眼了。

恰恰现在的主流就是满篇的圣人语录,全是大道理,却无一可行之策。

所谓主流,其实也可以理解为随大流。

因而方唐镜已经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此文一出,大局定矣!

会试第一天,开门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