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房车环游记 > 第173章 偶见第56个民族(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3章 偶见第56个民族(1)

旅行途中,常常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或美景、或美食、或结交了陌生的朋友,也或者是自己未知的世界,这才让人们对旅行的神秘更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就像虎永刚和宁静,即将要去的龙帕寨,原先根本就不知道,这里还居住着56个民族中的最后一个民族—基诺族。

现在途经此地,偶然得知了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了。

虽然时代进步了,科技发达了,但现代的电子导航,却找不到“龙帕寨”这个目的地,虎永刚只能通过最原始的“人嘴导航”前往。

到了那里才知道,原来“龙帕寨”、“巴坡寨”等几个基诺族人居住的寨子,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以基诺族文化为主题的风景区——基诺山寨,就连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首的攸乐山,也改名为基诺山了。

虎永刚不由得再次感叹:旅游要趁早!

既然成了旅游风景区,那门票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相比中科院植物园的80元,这里却要148元,是有些贵了。

买票的时候被告知,景区的游玩时间是上午的九点到下午的四点。现在才八点半,可以先进去,但景区的解说员要九点才上班。

虎永刚一想,这样的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景区,有个解说员还是有必要的,门票中包含了解说员的费用,那也不算是太贵了。

半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一个身着白色民族服装、腰间挂着小喇叭的小伙儿,招呼已经买票入内的游客,由他带领,进入寨子里游玩。

小伙儿解释说,到这里来的,不论是散客还是团队,都要按一定人数组成小团,每个团由景区内一位基诺族的本地导游带领游玩。

“现在你们这些人就由我带领。我的名字很难记住,我们这里男的叫‘饶考’,女的叫‘米考’,大家简单一点,就叫我饶考团长好了。”

接下来,饶考团长又把这小团的十来个人,按照自愿组合的方式,又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并排了号。

虎永刚夫妻俩是3号,但游客们都不知道这分组是什么意思。

饶考团长解释说,分配好小组号,是相互照应,紧跟团长不能掉队,还有一会看节目的时候,按照小组落座,管吃喝。虽然只是一些烤肉,玉米和白薯,也是你们的午餐了。

然后,他又给大家讲了一些进寨参观的忌讳:

比如,到住户家时,不能进人家的卧室;不能叫小姑娘美女,因为这里50岁以上的才叫美女等等。

都交代完毕,饶考团长再一次清点人数无误后,带着大家先参观了一下寨子大门。

那里的一块大木板上,写了“基诺山寨”四个字,每一笔每一划都是用牛角搭成。

饶考团长说,这就是我们基诺族着名的牛角字。

然后又指着那大鼓形状的寨门说:“那就是我们基诺寨的大鼓门。大家一定会奇怪:寨门为什么要修成这样的?

这其实和我们这个民族的由来,有密切的关系,等下我带你们上山的时候,一边走一边给你们讲。

现在我们就穿过这大鼓门,开始走那牛头路,上山啦。”

虎永刚看那牛头路,其实就是一条长长的登山石阶路,两边的树干上挂了很多的牛头骨。

饶考团长说,这些牛头都是真的,不信你们可以去摸一下。

团队中还真有人上去摸,并发出了疑问: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牛头呢?

饶考团长有问必答:我们基诺族的男孩子,到16岁的时候要举行成人礼。这个仪式上的重要环节,就是每个男孩都要杀死一头牛,把牛头放在这里。

只有过了这一关,男孩才能真正的成为男人!如果男孩胆小,不敢下手,那就会被别人看不起的,以后老婆也找不到;

而杀牛技术高的男孩子,就会得到姑娘们的青睐!”

虎永刚随口问了一句:“团长,你当年也杀过牛吗?”

马上就有人附和:“对啊,团长你杀的牛头在哪里?”

“你胆子大不大?”

“你杀牛的技术好不好啊?”

“你老婆是不是因为你杀牛好看上你的?”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估计那饶考团长被问过不知道多少回了,此刻他一点儿也不尴尬:“那都是老传统了。现在的牛很珍贵,不能随便杀啦。”

说着,他就及时转变了话题,提醒大家,这牛头路,坡度大,石阶多,一共有四百级左右呢。如果有人体力不足,可以坐滑竿上去。

虎永刚看到,旁边果然有等客上门的滑杆,就问宁静要不要坐。

宁静摇摇头:“坚持一下,实在不行再说吧。”

这条牛头路边的风景还是很美的。走在这里,彷佛又回到了中科院植物园的热带雨林中,山间遍布着各种树木、藤蔓,不时可见菠萝、芒果、百香果等等作物。

走了一会儿,有人说:“团长,你是不是该和我们讲一讲,关于那个大鼓的事情啦?”

饶考团长说:“我本来是想到上面再和你们讲的,既然你们如此迫切的想知道,那我就现在讲吧。”

说着,他调整了一下嘴边的麦克风,开始娓娓道来:

相传古时候,这无量山发了一场毁灭世界的大洪水,我们的祖先全军覆没,只有一对亲兄妹,坐在一个大鼓中幸存了下来。

后来,灾难过后为了,为了能让本族的血脉得以延续,这对兄妹只好结为夫妻,繁衍后代,这才有了现在的基诺族。

团友中马上有杠精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这不是乱伦吗?”

那人马上被其他人制止,让他闭嘴,不要打岔。

绕考团长也只是淡淡地瞄了他一眼,并没有搭理他,自顾自地继续讲述:

我们基诺族,“基”的意思是舅舅,“诺”的意思是跟在后面,连在一起就是跟在舅舅后面的人,也就是舅舅的后代。所以我们是一个非常尊重舅舅的民族。

那杠精又开腔:“你们的祖先是一对兄妹,父亲也是舅舅,当然要尊重舅舅啦。”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那杠精的老婆见他在众人的无视下有些尴尬,忙站出来为他站台:“我老公又没有瞎说,是团长刚才自己说的,他们基诺族就是靠一对兄妹繁衍下来的。”

杆精见有人支持,马上又神气活现地显摆自己的学识:“据我所知,基诺族以前还叫攸乐族呢!”

饶考团长笑道:“你说的没错。解放前这基诺山叫做攸乐山,直到1979年以前,我们还是被称为攸乐人。悠哉乐哉,多么的逍遥自在啊!

到了1979年,我们才被国家正式定为基诺族,也是我国最后一个确定下来的少数民族,是我国的第五十六个民族。

我们要感谢新中国,让我们一下就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新社会。

以前的基诺族,因为人口少,只有二、三千人,所以导致了很多的近亲结婚,对舅舅就很尊重,至于亲兄妹结婚,那只是传说,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不要听信谣传。

因为需要人口的增长,所以女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因而我们基诺族还是是母系氏族。我们这里结婚,男子为嫁,女子为娶,也就是你们汉族人说的入赘。

而男人上门,和你们汉人嫁女儿一样,也是需要自带嫁妆的。不过这个嫁妆不贵,我们这里这里盛产普洱茶,家里要是生了男孩子,父母就为他准备一提自家种的上好的普洱茶饼,等他结婚的时候作为嫁妆。这个一提的普洱茶一共是七饼,也就是着名的七子饼,寓意着结婚后有妻有子,吉祥如意。

不过,我们这里和你们汉族人是反的,你们把女孩子叫赔钱货,而我们都把男孩子叫赔钱货。谁家生了女孩,要大摆三天酒席;生了男孩子就自己关门躲在家里,没有什么庆祝活动。”

说着说着,这一大段的牛头路已经走完,眼前出现了一个开阔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男女的雕像,男的正身直立,女的侧身而坐,一副小鸟依人的模样。

饶考团长说:“这一对男女,就是我刚刚讲的传说中,坐在大鼓里逃生、后来结为夫妻,繁衍了我们基诺族的亲兄妹,哥哥叫‘玛黑’,妹妹叫‘玛妞’,而这山坡上的,则是我们基诺族的创世女神‘阿嫫腰北’的雕像。

这个阿嫫腰北女神,就相当于你们汉人的女娲。传说无量山的大洪水就是她发起的。因为女神对旧世界不满,所以就要创立新世界。她用七个太阳,把这里的土地烤焦,又发动大洪水淹没了这旧世界。为了新世界建立后,能有生命延续,“玛黑”和“玛妞”这对亲兄妹,就是女神事先放进大鼓的。”

众人皆说,原来如此。

虎永刚抬头一看,只见那创世女神“阿嫫腰北”的雕像,是与山坡融为一体的。山坡的最上端,是女神巨大的头部石像,面部线条刚劲流畅,十分健美,头像下面两个隆起的土丘,是女神的丰满的胸部,再往下长满花草的斜坡,就是女神穿着筒裙的躯干。

饶考团长说,如果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的话,还能发现这山坡左右两侧的台阶,其实是女神张开的双臂,整个女神像是顺山势仰面展开双臂,彷佛要拥抱这基诺山的姿势。

往旁边走,是一个小广场,搭建了一个竹棚,棚内坐着两男两女四个基诺族青年,见他们团队到来,马上用手里的乐器奏起了欢快的乐曲。

那乐器很奇特,是用竹筒制成,通过敲打不同的部位,而发出了悠扬的旋律。

一曲奏罢,四人起身离去。

绕考团长及时解说:“他们奏的是迎宾曲,每个团队过来,都会演奏。他们手里的乐器叫布姑,以前基诺族人上山狩猎,如果打到了野猪之类大型猎物,就会奏响布姑曲,通知族人;

那边台子上摆的乐器,叫做奇科,那是打到野兔、野鸡一类的小猎物奏响的。你们有兴趣的,可以过去敲一敲。”

虎永刚好奇的上去看那奇科,只见它用长短不同的竹筒组成,管口削成斜口,一组是七个。(饶考团长说,以前也叫七科,后来取谐音为奇科。)

虎永刚拿起台子上的木棍,依次敲打了那七个竹筒,竹筒产生共鸣,居然发出了“哆瑞咪发唆拉稀”七个不同的音符。据说,竹筒的大小、长短以及材质的干湿程度,都能影响其音色。

接下来,饶考团长带着众人去参观山寨里的普洱茶工坊。

虎永刚和宁静都看得津津有味,因为他们以前都不知道,普洱茶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里的工坊很原始,都是纯手工纯手工制作。

只见族人把茶叶先上锅蒸,出锅后用手揉,再上秤称重,放到石头做的大模子里,人还要站在石头上用脚使劲踩,拿开石模,一个茶饼就做好了。

看完了制茶,饶考团长又带领着大家去参观基诺族人的传统民居。

基诺族民居是典型的竹木结构,都是两层,楼下用竹木柱子架起,底层基本上都是空地,可养家禽家畜之类;二楼则是主人家生活起居用的。

饶考团长带领大家参观的是基诺族首席长老住过的故居,大家领略了一下他们曾经刀耕火种的生活,目睹了基诺族人使用过的农具和生活用品:火炉、鱼篓、镰刀、蓑衣、鸟铳、织布机等等。

虎永刚感到这一切都很亲切和熟悉,里面有些用具,是和他祖辈父辈们用过的一摸一样。

饶考团长忽然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那个杆精,然后问大家:“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座房子很大?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果然,那杆精马上就说道:“这是首席大长老的房子,当然大啦!”

饶考团长摇摇头,说道:“不是这一栋房子大,我们这里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很大的。有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虎永刚忙说:“我们都不知道,你不要卖关子啦,直接公布答案吧。”

宁静拉了拉他的胳膊,低声说道:“你别做出头的椽子,听着就好了。”

绕考团长慢条斯理地说道:“说到这个问题,首先就要说到我们基诺族人和傣族人的恩恩怨怨!你们绝对猜不到,我们把房子建这么大,是因为和傣族人有世仇!”

众人闻听此言,全都惊讶地看着他,想知道接下来他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