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西卸下来后,接下来的故事将在这家院子里继续展开……

李怀山并未急于安装取暖炉,而是缓缓打开带来的布袋,道:

“奶奶,这是我特意找来的糯米,温性食物,听肖哥说您体质偏寒,常喝点糯米粥对身体极好。另外,我还带来了一只鸡和一个猪肚。”

“周老曾提及想尝尝我的手艺,他之前参加我婚礼还随了礼,却一直未能品尝到我做的菜肴。今天我想为奶奶和周老炖一锅猪肚鸡汤,这汤品也能暖胃。”

面对此景,安老太只是慈祥地微笑,而旁边的肖大海则略显忧虑地看着李怀山。他清楚周老的脾性,对于别人送东西的行为,周老通常是不会接受的,有时甚至会表现出不悦。毕竟以周老的条件,生活所需自是不缺,但他极为节俭,住处简朴,饮食也力求简单。若非如此,家中儿孙早该把各种滋补之物送上门来。

然而让肖大海意外的是,当李怀山提出要炖猪肚鸡汤时,周老非但没有拒绝,反而像是得到了一份惊喜,笑着回应:“看来我们今天有口福了,能吃上你亲手做的一顿饭,可真不容易啊。”

李怀山于是开始忙碌起来,一边收拾着手中的食材,一边说道:“那当然不容易,我可不是随便给人做饭的。”他熟练地杀鸡、清洗猪肚,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得心应手。

猪肚洗净焯水后,鸡肉也被处理干净并焯过热水。肖大海在一旁协助,原本安老太也想帮忙,却被肖大海劝阻,搬来椅子让她安心坐着观看。

猪肚鸡这种南方常见的炖汤,在这个年代北方并不常见,但却是一道滋养脾胃的佳肴。何况,李怀山所用的食材均来自系统空间,品质上乘,多食有益于身体健康,一些小病痛亦可通过食疗得以调理。周老待他如忘年交,不仅在李怀山结婚时送上贺礼与一本红宝书,还在国宾馆事件中暗中相助。对此,李怀山铭记在心,他深知周老的为人,虽自己无法在大事上给予帮助,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将食材全部处理妥当后,李怀山取出一只装有猪油的罐子,点燃炉火,舀出一块猪油放入锅中,待其化开煎炒猪肚至水分蒸发,再将鸡块下锅翻炒,加入适量开水炖煮至汤色乳白浓郁,然后再次注入开水烧开,最后加入各种调料,移入瓦罐中小火慢炖。

不久,一股诱人的香气弥漫整个院子,周老闻香而来,不禁赞叹道:“原来你说厨艺不错,并非虚言,这猪肚鸡还真是第一次品尝,难得我也能享受一番。”

李怀山笑答:“您这就别客气了,等会尝尝就知道了,这是您的口福。这猪肚鸡汤可是养胃的好东西,对体寒之人尤其有益。”

随后,李怀山招呼肖大海一起动手安装暖炉。之前他们已经为自家和李卫民家安装过暖炉,现在驾轻就熟,不到两小时便完成了安装。此时,猪肚鸡正好炖好,屋内暖炉已燃起,温暖迅速蔓延至各个房间。

肖大海扶着姥姥安老太逐一参观各间房舍,安老太不住地赞许道:“真是太好了!这就是暖炉吗?真是既实用又方便,屋里一下子就变得这么暖和。”

享用完猪肚鸡,肖大海满足地打了个饱嗝,直呼美味;而周老与安老太也是满脸满意,不仅汤鲜美异常,饮后更是全身舒坦,暖意融融。

安老太忍不住夸赞李怀山:“小李啊,你的手艺真是一绝,这汤炖得恰到好处,我喝了之后感觉浑身暖洋洋的。还有这暖炉,确实方便又高效。”

看到这一幕,周老虽然面上淡定,但从微微眯起的眼眸中透出满意的神色。他兴致勃勃地从屋里摸出一瓶酒和一把花生,向李怀山提议:“来,陪我喝一杯?”

这让肖大海颇感惊讶,要知道因身体原因,周老平时极少沾烟酒,即便是家庭聚会也很少主动提出饮酒。如今竟主动邀请李怀山共饮,实属罕见。

李怀山欣然答应:“那就陪您喝一点。”周老瞪了肖大海一眼,示意道:“眼力劲呢?还不快去拿杯子,别忘了给自己也倒一杯。”

肖大海心中窃喜,没想到今天竟能有幸陪姥爷饮酒,要知道在周家这样的大家族中,作为外孙的他平日里并没有太多发言权。他赶紧去取杯子,满心欢喜地给周老、李怀山斟满酒,最后才轮到自己。

三人边剥花生边饮酒闲聊,主要还是周老讲述过去的经历。他身经百战,那些峥嵘岁月即便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尽管周老不贪杯,但在微醺之际仍忍不住感慨万分,讲完过去又畅谈未来,其间不忘再次提醒李怀山研究一下先前赠予他的那本书。

李怀山连连点头,表示领会。周老酒量适中,浅酌两杯便收起了酒瓶,这次的家庭聚会也随之接近尾声。

临走前,安老太关切地问李怀山:“小李啊,今天怎么就你自己来了?听肖大海说你最近不是刚结婚吗?下次记得带媳妇一起来坐坐。”

这样的人物说出这样的话语,显然已经表达了明确的态度。李怀山稍作犹豫,这时周老接话道:“没关系,尽管带过来就是。”

听到这话,李怀山连忙应承下来:“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下次一定带秋叶来看望二老。”

李怀山明白,周老不可能不清楚冉秋叶的身份背景,因此对于安老太的邀请,他不能仅仅出于礼貌敷衍应对。既然安老太如此热情相邀,其中深意不容忽视。尽管身处高位,她的话语依然显得格外亲切自然,让人感受到真诚之意。

待走出院子时,天色已晚。此刻,肖大海心中的想法不再遮掩,对李怀山的敬佩与感激愈发深厚。

情绪激昂地对李怀山说:

“怀山兄弟。”

“我真是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今天能在老爷子跟前喝酒,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日后你有什么需要老哥帮忙的。”

“尽管直说就是了!”

......

红星轧钢厂内。

经过数日的精心准备和实验后。

削皮刀厂终于步入正轨运营起来。

这个小型工厂,仅占用了一个车间的空间。

十几个人,几台设备。

虽然规模不大,但在上万人的轧钢厂体系中,它直属轧钢厂管理,级别相当不低。

不久前,李怀山完成了模具制作。

在试运行阶段。

他将削皮刀厂的几位工人召集过去进行了一番培训。

如今正式开始生产,尽管工人们操作还不够熟练,但也未出现大的差错。

早上开工不久。

杨厂长和李卫民便前来视察。

至中午时分,已成功生产出三百多把削皮刀。

这还是基于工人们尚处于磨合期的数据。

此刻,

杨厂长和李卫民再次来到现场。

他们拿起新出炉的削皮刀仔细查看,杨厂长不禁点头赞许。

他还特意拿出带来的土豆试用了一下。

果然是好用之物。

李怀山解释道:

“大家还在熟悉阶段。”

“等完全熟练之后,一天生产一千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现在冲床的速度就是这样,加上打磨等工序,都需要时间。”

“即便按照一把一块钱的价格计算。”

“经济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当前社会普遍注重效益产出,而非单纯利润。

杨厂长赞同地点点头:

“不错不错。”

“这个分厂人虽不多,只有十来个。”

“贵在精干,能有这样的效益确实难得。”

“那这样吧,立即通知销售科联系四九城的百货公司和供销社,尽快将削皮刀送去展示销售。”

这是那个年代常用的产品推广手段。

新产品面世,尤其是这类贴近百姓生活用品。

市场反应如何还难以预估。

一般会先送到百货公司等地试试水。

不过,

听到此建议,

李怀山却微微摇头,表达了他的看法:

“我认为。”

“我们最好先储备一些产品库存。”

“待有一定存货之后,再寻求商场协助推广。”

“毕竟削皮刀制作工艺简单,毫无技术门槛,他人很容易复制生产。”

“若削皮刀销量走俏,受大众欢迎。”

“而我们厂里的产量有限,跟不上市场需求。”

“其他厂家一旦看到商机。”

“立刻仿制我们的产品。”

“就能迅速抢夺大量客户资源。”

“这样一来,我们这个分厂的存在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听闻李怀山的分析,

杨厂长和李卫民两人均流露出深思的表情。

李卫民随即笑着说道:

“既然怀山你提出了这个问题。”

“想必心中已有对策,不妨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早些时候,

李卫民请李怀山帮忙为他的岳父家安装了一套暖炉设备,这让其岳父极为满意。

也因此,

李卫民晋升副厂长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此刻,

他对李怀山心存感激,

当听见李怀山有新的见解,自然乐于充当捧哏的角色。

李怀山娓娓道来:

“我的想法其实挺直接。”

“关键看咱们厂的决心有多大。”

“要想在市场上抢占先机,办法倒是有,那就是先行囤货,在大家关注并产生购买欲望之际。”

“我们亮出库存。”

“我们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在四九城。”

“四九城人口有限,削皮刀又非易耗品,一把可用十年,且并非每个家庭都会购买……”

“就算四九城只有我们一家削皮刀厂,每十户人家买一把,总数也不过几十万把。”

“若能拓宽销售渠道,比如覆盖周边省份乃至全国。”

“那市场规模将不可同日而语。”

“现今全国的目光都聚焦在京都。”

“众多外地采购员在此各大百货店穿梭,寻找新颖实用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