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就是一副奴仆的样子。”

李怀山哑然失笑,看来他判断失误了。

无论是周老爷子还是肖大海他爸,听了这样的话恐怕都会忍不住想要教训他一顿。这家伙,还真是个给爹妈“添堵”的主儿!

车辆一路向东,直奔城东水库。出了城,路上行人渐稀。肖大海驾驶飞快,不用担心会有太多危险。

行进间,当途径一片翠竹林时,李怀山示意肖大海停车,此处距水库已不远,正好在此处砍伐几根竹子备用,以备制作钓鱼竿之需。

然而。

看到李怀山选定并绑在车顶的几根竹子,肖大海心中愕然。

李怀山挑选出的这几根竹材,其粗壮程度令人咂舌。

即便是最细的一根,也堪比乒乓球的直径,而最粗的那一根,几乎有成人臂膀般粗大。

如此粗犷的竹子,竟然是用来做钓鱼竿?

车辆终于抵达城东那片宽阔的水库边,面积足有数百亩。本以为如此偏远之地应是人迹罕至,谁知如今钓鱼界竞争激烈,此刻水库岸边已有三五成群的人在垂钓。

这些人身边停放着自行车,不少还携带着行囊,显然有些人准备打持久战。尽管如此,与城里相比,这里的钓鱼者还是少了许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那份毅力长途跋涉至此。

李怀山和肖大海驾车而来,甫一到达便引来不少人的注目。肖大海先行下车去水库周边探查情况,李怀山则取下车顶上砍下的竹子,开始着手制作鱼竿。

他将那根手臂粗的竹子削磨至七八米长,削去侧生的枝桠,再从袋中取出一个铁质线轮装置,此乃李怀山自制,缠绕着坚韧无比的尼龙鱼线,为了能钓起大鱼,李怀山决定不按常理出牌,不仅选择了尼龙绳作为鱼线,连鱼钩也是亲手打造,大小约莫半个手掌,寒光熠熠。

将线轮固定在竹竿把手位置,前端又安装了一个穿引线孔,一根简易却结实异常的鱼竿就此完成。此外,他还另制了一根稍小一些的鱼竿,虽称其为“小号”,但依然比寻常鱼竿更为粗壮坚固,两根鱼竿耗费了李怀山大约半小时的时间。

待鱼竿做好,肖大海也完成了他的侦察任务,皱眉向李怀山报告:“这里的情况不容乐观啊,我刚刚打听到,这里的鱼并不易上钩,虽然水库里的鱼个头挺大,但大部分人一天下来都难见一条鱼上钩。”

“你……”肖大海话说到一半,视线落在李怀山手中那把宛如巨无霸般的鱼竿以及那自制的巨大鱼钩上挂着的铅坠,顿时瞠目结舌,“老弟,这根竹竿怕是有几十斤重吧?你只握着一头,别说挥舞了,恐怕提竿都很费劲吧?”

李怀山略显疑惑地瞥了肖大海一眼,单手握住鱼竿一端,在空中轻松挥舞起来,破空声随之响起:“咻!感觉还不错。”

这一幕让肖大海咽了口唾沫,悄悄退后几步,心中暗想:怪不得老爷对他另眼相看,这可真是个奇人!能如此挥舞这么粗重的竹竿,其力气之大可想而知,若是在开阔地带,仅凭这一手就足以抵挡百余人!

李怀山放下鱼竿,打开袋子取出一个小包,里面的东西让肖大海满脸困惑,凑近一看,似乎是鸡肠。

李怀山毫不嫌弃,熟练地将鸡肠穿在鱼钩上,肖大海惊讶万分:“这是鸡肠?也能用来钓鱼吗?”在他的认知里,人们通常用粮食如面团、玉米粒,或者蚯蚓来作鱼饵,至于鸡肠,他还是头回听说。

李怀山穿好鱼饵后,又从袋子里抓出一把玉米粒撒在身前不远处打窝,随后将手中的鱼竿甩出。鱼线上的尼龙绳长达几十米,李怀山手法娴熟地抛竿收线,要不是鱼竿过于粗大、鱼线过于醒目,看起来与其他钓鱼人并无二致。

李怀山一边忙碌着,一边对肖大海解释道:“我们今天的目标是钓大鱼,许多鱼类属于杂食性,用鸡肠作鱼饵完全没问题。之所以之前无人使用,一是因为舍不得吃食,二是普通的小鱼吞不下鸡肠。”

听罢李怀山的解说,肖大海才恍然大悟,原来钓鱼还真是门技术活,不是照搬别人的方法就能成为高手,真正的高手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看着李怀山从容不迫地抛竿收杆,肖大海跃跃欲试:“怀山,让我也试试呗,这种超大的鱼竿我还是第一次见,我也想感受一下。”

李怀山斜睨了肖大海一眼,微微摇头,没有多言,只是将鱼竿递过去,并提醒道:“小心点!”

话音未落,李怀山连忙上前接回鱼竿继续操作,而肖大海只能尴尬地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刚才尝试了一下,他才真切体会到人与人间的差距,看似轻描淡写的动作到了自己手里却变得异常艰难,那几十斤重的竹竿,他连平举起来都费尽力气,更别提上面还绑着鱼线了。

此刻,他对李怀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得赞叹:“老弟,你这力气是真的大,你是天生神力呢,还是练过什么功夫?”

就在肖大海试图寻找话题时,李怀山手中的鱼竿突然剧烈震动,紧接着,水中的尼龙线开始在水面快速旋转,显然是有鱼上钩了。

肖大海惊呼:“有鱼上钩了!那么大的鱼钩配上鸡肠,肯定是条大家伙!你稳住,看看大概有多大?”

李怀山心中同样激动不已,尽管他在装备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否真能钓上大鱼,他心里也没底。此刻感受到手上传来的力度,李怀山觉得胜券在握。

他沉声道:“鱼不小,估计能有四十斤以上。”说话间,李怀山全神贯注地握紧鱼竿,谨慎操控,防止鱼儿脱钩。

这根七八米长、手腕粗的竹竿,在水中与鱼儿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李怀山也担心这未经特殊处理的竹竿能否承受得住大鱼的力量。

此时,周围的钓鱼者纷纷跑过来围观,他们先前就注意到一辆吉普车驶来,车上的人竟然用如此巨大的鱼竿钓鱼,早已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此刻见到这边有了动静,尽管听不清两人交谈的内容,但从竹竿弯曲的程度来看,肯定钓到了一条不小的鱼。

人群中传来阵阵惊叹:

“哎呀,这条鱼太大了吧,起码有一米三四,快赶上一个人的高度了!”

“我这辈子还没见过有人钓上这么大的鱼呢!”

“小心小心,先溜一会儿鱼,别让它脱钩了。”

“这鱼线也太特别了吧,如果不是这种尼龙绳,这么大的鱼早把鱼线扯断了。”

“看来这位小伙子是个高手,明显是有备而来。”

周围的围观者比钓上大鱼的李怀山还要兴奋,他们屏息凝神,期待着这场人鱼对决的结果。

在日常中乐于助人,恨不得代李怀山执竿垂钓,然而一瞧见那“钓竿”,还是明智地选择了退避。

此刻。

肖大海已经从车中取出捕捞网兜。

尽管他在钓鱼技艺上并不出色,但在其他方面却表现得尤为热心,全情投入其中,热衷于参与感的营造。

他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分周到,

连捕捞网兜这样的细节道具都提前预备妥当。

那时。

鱼已经被缓缓拉近岸边。

肖大海将网兜浸入水中,打算与李怀山共同协作。

但此时这鱼虽然已被拉至近岸,其体力尚未完全耗尽,在水里激烈挣扎,激起一片片四溅的水花。

此刻众人方能清晰辨认出,

李怀山所钓起的,竟然是一条巨型鳙鱼。

这种鱼类并不受大众热烈追捧。

究其原因,

头部过大而肉质偏少。

一个硕大的头颅几乎占据了身体近半的重量,相比其他鱼类显得不够实在。

然而在一些人眼中,

如此巨大的鳙鱼却是稀世之宝。

寻常鱼类体型太大往往导致鱼肉口感过柴,但这鳙鱼则不然。

鱼身愈大,鱼头自然愈大。

而这鱼头部分,

恰恰是美味所在。

此刻肖大海手握网兜,试图将其套住鱼身。

奈何鱼儿活力十足且体型庞大,网兜尺寸显然不够,肖大海数次尝试均未能成功。

与此同时,

李怀山依旧沉稳地操控着钓竿,

在将鱼拽至水边后,眼疾手快地一把抓住鱼鳃,

顺利将这条大鳙鱼拖上了岸。

哗!

待鱼彻底上岸,

那一米有余的体态,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更为直观。

周围的人群围拢过来,纷纷议论不停,看向李怀山的眼神充满了羡慕和敬佩之情,

他们不仅艳羡这个年轻人收获了如此丰富的肉类食物,

更对作为一位钓鱼人的追求心生敬意——

若非当时尚无手机,否则此情此景,恐怕每个人都会轮流抱着这条大鱼拍照留念,并发送朋友圈炫耀一番吧!

不过,

类似的行为,

此刻肖大海已主动承担起来。

李怀山取下鱼钩之后,肖大海迫不及待地上前,费劲地抱起了这条大鱼,脸上乐开了花。

然而鳙鱼突然一跃,

肖大海没抱住,鱼掉在地上还弹跳了几下。

李怀山见状说道:

“别闹了。”

“去打桶水来,赶紧把鱼放进桶里养着。”

“你不是要送给你外公吗?鲜活的大鱼岂不是更好?”

肖大海一听觉得有理,

立刻跑去提桶。

周围的那些人虽满心羡慕地看着这一切,却没有丝毫嫉妒之意。

毕竟对方是开车来的,且吉普车上挂着军牌,足以显示这两人身份不凡。

此外,李怀山刚刚收起的钓竿,

有人暗自试了一下,

发现仅是提起钓竿就颇为吃力。

他们刚才目睹那个英俊青年挥舞钓竿的样子犹如耍弄烧火棍,

那份力量,若是砸在谁身上,都是难以承受的。

突然间,

围观人群中有人喊道:

“钓王!”

“这不是之前公园里钓鱼那位钓王兄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