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时分,

红星轧钢厂门口,

李怀山从保卫科窗口走出,朝停在厂门口的一辆人力三轮车挥手示意。

他言简意赅地下达指令:

“走吧!”

“已经跟他们打过招呼了,直接进去就行。”

蹬三轮的师傅闻言,

松开手刹,弯腰一手扶住车把,一手拉住车尾的横杠,用力往前拉动车辆。

待三轮车速度渐增之后,

他一个纵身跃上车座,

挺直腰板蹬起车来,

紧跟在前面那位身材魁梧的年轻人身后,朝着轧钢厂后勤部的方向驶去。

后勤部门口,

李卫民刚巧抵达单位。

李怀山一眼看到李主任也在场,便主动上前打招呼:

“李主任,我来送粮食了。”

“顺便过来报个到。”

李卫民见状,

脸上不禁洋溢出欣喜的笑容。

昨日的招待宴会上,

多亏了从这位名叫李怀山的年轻人那里收购来的野猪,领导们十分满意。

关键是那野猪肉质鲜美,

使得洽谈事务进行得异常顺利。

身为后勤人员,

能够成功办好招待,

自然意味着自己的工作成效显着,成绩斐然。

李卫民的目光投向那辆三轮车,

询问道:

“车上装的是什么货?”

李怀山答道:

“大约四百来斤小麦,一百来斤土豆。”

早上他在公园练完拳后,

特意找了辆三轮车,

将预先准备好的小麦和土豆装上车,一路随行送到工厂。

听到车上装载的竟然是实打实的好货,

李主任不由得惊讶不已。

他立刻招呼后勤的同事们,

帮忙卸下麻袋。

李怀山付清了三轮车费,

打发走车夫后,

后勤部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检验那些麻袋里的物品,随即传来一片惊叹和赞美之声。

“真棒!”

“这小麦颗粒饱满圆润,真是难得一见的好麦子!”

其中一位甚至抓起一颗小麦塞进嘴里咀嚼了一下,随后吐出来评价道:

“没错!”

“确实是好东西。”

“连我都认不出这是什么品种,估计是从南方运来的。”

“水分控制得恰到好处,而且麦麸皮薄如纸,面粉出粉率肯定高,麦芯洁白无瑕,磨出来的面粉绝对是特级品质以上。”

众人围绕着李怀山带来的小麦热烈讨论,

要知道粮食可是分等级的,

就拿小麦来说,

依据其颗粒饱满度、干燥程度以及麦芯色泽等因素,即可对小麦进行分级。

李怀山带来的这批小麦,

均出自系统空间,

品质自然是无可挑剔。

北方地区素来喜好面食,

李怀山并没有直接提供面粉,

而是带来了小麦原料。

在这个饥荒年代,

麸皮也是人们争相抢购的食物,

即使放到后世,

全麦食品也被视为一种健康选择。

李卫民与一名年约四十五六岁、国字脸的男子商量片刻后,

二人一起走向李怀山,

李卫民介绍道:

“李怀山,这位是陈忠师傅,是我们后勤采购科的老前辈。”

“你进入采购科后,我会安排陈师傅带你入门。”

“我们看了你带来的小麦样品,”

“品质远超一级品,可以称之为特等品了,我们商议决定,将以每斤两毛五的价格收购。”

“你觉得这个价格合适吗?”

李怀山对市场价格并无太多了解,

但这个报价显然高于他的预期,

于是点头同意。

要知道,在饥荒之前,

一斤白面的价格不过才一毛八左右。

如今李怀山的小麦被评为特等品,

竟能以每斤两毛五的价格出售,

确实相当可观。

李卫民亦感欣慰,

点头确认道:

“既然你同意,那就让人去过磅吧。”

“接下来入职登记的事情,也让陈师傅带着你办理。”

“陈师傅经验丰富,”

“你在工作中多向他请教学习。”

李怀山明白,

陈忠便是自己今后在轧钢厂的导师,

尽管采购工作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但有个经验丰富的师傅引领,

做起事来无疑会便利许多。

……

食堂后厨,

刚上班不久,

空气中已弥漫着诱人的香味。

傻柱站在灶台旁,

望着锅中翻腾的烟雾,忍不住感慨:

“这猪油的香味真是沁人心脾啊!”

此刻,他正在熬炼猪油。

不远处,

刘岚一边清洗着手中的土豆,

一边好奇地打听:

“傻柱,听说那头野猪是被人徒手捕捉到的,还没用猎枪呢。”

“后来在城门口被李主任买下来了,这是真的假的呀?”

傻柱摆摆手,

胸有成竹地道:

“这还能有假?”

“昨天李主任让我去做招待餐,”

“那头猪就是我亲手宰杀的,确实没有弹孔痕迹,招待的领导吃得赞不绝口。”

“李卫民这家伙,

“运气还真是不错!”

“拿些板油和肥肉来炼油,加入菜肴之中,

“香气扑鼻,味道绝佳!”

刘岚作为消息灵通人士,

忍不住八卦起来:

“我还听说,

“捉到野猪的人把猪卖给了李主任,并且今天要来我们厂里上班。”

“据说他还带了一些粮食过来,

“外界传得沸沸扬扬的,说他是个捕猎高手,先前还抓到过野兔和竹鼠,

“在城门口一带,人家都称他为‘猎王’,

“可厉害了!”

“李主任这一招够狠,

“把人家弄到采购科,

“估计就是想着人家能时不时弄些稀罕物回来,

“这样一来,他负责的招待工作做得出色,

“功劳簿上记下的全是他的名字。”

傻柱却不以为然,

一脸不屑地反驳道:

“什么猎王,不过是运气好了点罢了。”

“行了,你盯着锅里的猪油,等会把它舀起来,小心点儿操作。我肚子有点不舒服,要去方便一下。”

话音刚落,

傻柱放下手中的勺子,

径直离开了后厨。

向李卫国提及:

“怎么能把这种角色弄到我们厂里来呢。”

“你们不熟悉他吧?”

“我可是太了解他了。”

“他是和我在同一个大院长大的,深知此人底细,就是个街头混混。”

“我们厂不能接纳这样的人。”

傻柱对李怀山本就没什么好感。

昨晚的事情还记忆犹新。

自己被许大茂设计坑走了二十块钱。

事后回味,傻柱也猜到许大茂的突然转变,背后可能与李怀山有关联。

此刻听说李怀山即将成为厂里的采购员,

他便想从中作梗。

然而,

李卫国的想法却并非如此。

在李卫国看来,

李怀山能独自捕获野猪,并带来品质上乘的小麦,足见这个年轻人身上必然藏着某种秘密。

人的好坏不是关键,

于李卫国而言,

谁能提供助力让他升迁,谁就是有用之人。

李怀山提供的物资,正是他晋升的资本,因此不会受傻柱的影响。

此时傻柱显然与李怀山有矛盾。

李卫国颇为不悦地回应傻柱:

“何同志,”

“厂里招什么人,是厂里的决定,跟你没关系。”

“你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

“其他的事务,”

“不必你费心。”

傻柱愣了愣,还想继续揭露李怀山过去的劣迹。

但李卫国已不再理睬他,

挥手示意傻柱离开。

傻柱走后,

李卫国对李怀山说:

“好了,稍后陈师傅会详细给你讲解采购科的工作情况。”

“等熟悉之后,你就可以正式开始工作了。”

随后,

李卫国也离开了现场。

陈忠看着李怀山,开口道:

“跟我来,先大致跟你说说我们采购科的情况……”

这是他日后的导师,

通过陈忠的言谈,

李怀山也能感受到这人性格随和,于是跟随他来到了采购科办公室。

路上,陈忠介绍了采购科的基本情况。

目前采购科,

加上李怀山共有七八个人,

而采购员多数时间不在厂内,现在除了陈忠以外,还有两人留守。

进入办公室后,陈忠简单进行了介绍。

那两位同事,

见到李怀山都流露出好奇之色。

经介绍,李怀山得知那位三十五六岁、笑容满面的男子叫钱多财,

已在厂里工作六年,算是老资格了。

另外还有一位女秘书,

年约二十六七,短发,相貌出众,

之前曾在供销社任职,去年才调至轧钢厂采购科。

从其他两人的态度中,

李怀山猜测吴敏也应该有着深厚的背景。

当陈忠介绍吴敏时,

钱多财笑着插嘴道:

“吴敏同志可是咱们轧钢厂的一朵花。”

吴敏瞥了眼钱多财,

佯怒道:

“钱师傅嘴巴这么甜,回头我要去问问嫂子,是什么时候让你变得这么会说话了。”

钱多财似乎是个怕老婆的人,

被吴敏一调侃,立即举手求饶。

吴敏则毫不介意,饶有兴趣地看着李怀山,热情洋溢地说:

“怀山,这么称呼你没问题吧?”

“看你年纪轻轻的,有没有对象啊?如果没有的话,姐姐帮你张罗一个怎么样?”

吴敏性格开朗活泼,

虽然言语间带些玩笑成分,

但确实也有几分认真之意。

毕竟,

以李怀山的条件,

加之现已成为轧钢厂采购员,

这样的条件绝对称得上优秀。

若李怀山同意,

吴敏还真有可能为他介绍个条件上佳的对象。

李怀山虽非真正的毛头小伙子,

对吴敏的调侃也不以为忤,

笑着回应:

“吴姐,真是太感谢你了。”

“我目前还没有对象,不过心里已经有了喜欢的女孩,正在努力追求呢!”

“以后要是追上了,一定请大家喝喜酒。”

此话一出,

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

吴敏竖起大拇指称赞:

“既然你叫我姐,那我就直接喊你弟弟了。还是弟弟你真实诚,有喜欢的女孩也不遮掩。”

“她是什么来历?”

“要不要姐姐帮你参谋参谋……”

采购科的人都是八面玲珑,

待人接物自然十分周到,很快大家就热络了起来。

得知吴敏曾供职于供销社,

李怀山问她:

“吴姐,你那儿有没有认识的人能搞到手表票?如果有门路,我想请你帮忙弄一张。”

没想到,

吴敏听罢就在包里翻找起来,

随即抽出一张手表票递到李怀山面前:

“拿去用吧!”

李怀山愕然未及,

未曾料到吴敏不仅随身携带手表票,

而且对自己提出的需求毫不犹豫地予以满足,

其爽快的性格令人印象深刻。

李怀山推辞道:

“吴姐,你太客气了。”

“你留着肯定有用,我就是问一下,回头你帮我找一张就好,我会付钱的。”

吴敏挥挥手,一副不在意的样子:

“没事的,这张票原本是帮朋友预留的,不过还不确定什么时候给她送去,你就先拿着用吧,回头我再想办法弄一张给她。”

“不用担心。”

“一会儿我再替你找一张。”

“你自己没手表不方便,先买一块戴着,还可以送一块给未来的媳妇。”

看来吴敏的关系网确实很广,

对于外面难以寻觅的手表票,

在她这里就像报纸般唾手可得。

尽管吴敏并不在意,

但李怀山仍表现出犹豫。

吴敏正色道:

“弟弟,干我们这一行的,要懂得互相帮助,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害怕欠人情。”

“有了人情往来,才能积累人脉资源。我送你手表票也不是白送,其实是想提前在你这里攒点人情。”

“将来若有什么事情需要你帮忙,”

“这也算是一种预先的投资嘛!”

这话听起来有点势利,

但却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作为名义上的师傅,

陈忠在一旁笑着说:

“既然吴敏都这么说了,你就收下吧。”

“对了,手表确实挺重要的,你的钱够不够?如果不够,我可以先借你一点。”

众人已经了解到李怀山的情况,

初来乍到且家中无人可以依靠,

再加上他出众的外貌,使得大家都对他颇有好感,

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一把。

面对吴敏和陈忠的热情,

李怀山心中感慨万分。

他知道,

这些人消息灵通,

肯定已经得知他送来特级小麦的事,

甚至猜测到前两天李卫民得到的那头野猪也是

当钱多来此致歉后,其他人自然也就不再多言了。

这番话是无意还是有意为之,实难定论。

李怀山心中已有所洞察。

他看出,陈忠和吴敏两人诚恳正直,

而这个钱多来,则心机颇深。

尽管李怀山起初对采购的门道不甚了解,但听吴敏早前提及“唯重能力,不论出处”,便明白其中奥秘。

从事采购行业的人,

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人脉网络,

只要无法证明所购货物来源存在问题,通常不会过问其出处。

这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采购员的人脉资源。

眼前的钱多来,

正是想利用李怀山的无知,

试探他的野猪和小麦的来源,试图套取信息。

对此,李怀山暗自提高了警惕。

不久后,吴敏与钱多来相继离开办公室。

采购员们大部分时间并不在厂内度过,他们需在外奔波以建立和维护人脉关系,并确保完成采购任务,这一点与后世的销售工作相似,只不过一个是买进,一个是卖出,两者都有明确的工作指标,特别是在荒年时期。

待二人离去,陈忠引领着李怀山前往人事科办理入职手续。

途中,他还详细讲解了采购方面的情况:

“干这一行,

只要你找到的东西合乎规矩、合法合规,

别人就不会追问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而且,采购工作并无多多技巧可言,关键在于人脉。”

对于这点,李怀山颇为认同,

这样一来,自己系统空间中的物品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

若每件东西都需要编造来历故事,

确实是个不小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