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二哥的想法,婉玉实在搞不懂,所以她只能干巴的安慰两句,然后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也因为恒玉的话,婉玉的心里也升起了一丝波澜,她不禁思考起来,自己日后的婚事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见过了如此优秀的父亲,还有家里这些颜值上乘的的兄弟们。

看过大哥景玉那光风霁月的样子,婉玉实在想不到她未来的夫君会是什么样子。

对京中男子都不太了解的她,也不知道这些官员家里的少爷们如何。

但婉玉想,自己见过大哥后,对其他的人实在是……

不!婉玉想着想着,心里突然浮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她也随即否定了刚才的想法。

还是有人与大哥一样厉害的,在宫里给二公主伴读的这段时间里,她与几位皇子都有接触,也知道大皇子是如何的优秀。

作为皇上与皇后娘娘所处的嫡长子,大皇子身上笼罩着的光环,注定他的身份不平凡。

可那样一个尊贵的人物,却没有傲气,反而因为皇后娘娘的教导,十分平和。

皇后娘娘叶氏的父亲是大理寺卿,可皇后娘娘本人却温婉贤淑,是德煦帝的贤内助。

宫里宫外对这位国母的评价都很不错,而作为她的孩子,大皇子也遗传了皇后娘娘的性格,是个聪慧又性格和蔼的孩子。

在上书房读书的时间里,大皇子是所有皇子中学问最好的那个人,也是最努力的那个人。

不仅如此,他还会担负起长兄的责任,教导下面的几个弟弟们。

德煦帝子嗣不多,皇子中大皇子既占长又占嫡,是当之无愧的继承人人选。

而皇后娘娘掌控后宫处事公正,深得一干嫔妃们的敬重。

后宫嫔妃们鲜少争宠,而下面的皇子们对大哥也是信服有加,这样的情况下,皇后娘娘与大皇子的地位非常稳固。

而如今大皇子十六岁,已经到了娶妻的年纪,等他成亲后便可离开上书房进入朝廷参与议政,届时大皇子便可正式拥有自己的势力。

不过这些都不是婉玉该考虑的事情,只是她想了想身边认识的人,能与大哥相比的人,似乎就只有大皇子了。

此时她并不知道之后要发生什么事情,只单纯的感慨两句。

约定的时间到了之后,林家算是全员上阵,他们带着媒婆,敲响了程家的大门。

这媒婆也有了,林家的诚意他们也看在眼里,所以程家按照流程照例问了些问题,就答应下这门婚事。

古代成亲的流程繁琐,如今两家定下了亲事,可后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提亲后,才完成了一小步,后面还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步骤。

等把这些事情都完成后,这门亲事才能算做圆满。

定亲后,景玉也有了与程家姑娘接触的机会,宋清姝当然希望儿子与未来儿媳的感情深些。

所以她出了不少主意,让景玉多与嘉宜那姑娘接触接触,在婚前多培养下感情,日后成亲了才恩爱。

这感情都是培养起来的,他们本来就有感情基础,能在婚前多熟悉一下,日后才能更加甜蜜。

整个德煦八年林家都是喜气洋洋的,家里的大少爷高中状元,又定下了一门好亲事,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所以新年时林家的气氛过的很欢乐,看着孙子已经入朝为官又马上要娶孙媳妇了,林老夫人的脸上满是笑意。

曾经她还以为自己有生之年看不见孙子的身影了,没想到如今竟然能等到这些喜事的发生。

而且儿子现在膝下繁茂,有三子三女六个孩子,破了林家好几代单传的魔咒,她就算现在离开,也能面对林家的列祖列宗了。

林老夫人满是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几个孙辈们,心里全是满意与欢喜。

林家现在也称得上一句人丁兴旺了,有儿子在,相信几个孩子们日后也各有好归宿。

她的目光看向黛玉,她从小带大的宝贝孙女,眼里有一丝不舍,也有一丝骄傲。

黛玉是个修仙者,日后她的未来是广阔的,不会拘泥于后院的一亩三分地。

她从前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一出生就失去母亲的孩子,可得知她仙缘深厚被仙人收为弟子后,林老夫人只有高兴。

新年之后便是德煦九年,而宋清姝的弟弟宋清晔依旧留任。

六年前宋清晔在户部任职满了三年之后,便主动申请调任,想离开京城锻炼自己,他后来被吏部派去了边关一贫瘠地区做县令。

那个地方靠近北蛮,时常会有蛮子过来劫掠当地百姓,又因为地理位置,当地的环境艰苦又种植产出极低,是个非常不好的地方。

这样一个地方,通常是作为犯人流放之地,而被派去做县令的人,也大多是犯了错误被贬过去的。

宋清晔一个好好的户部官员被分去那样的地方,许多人都很费解。

作为当事人的宋清晔也觉得有些奇怪,他还以为自己会被分到西边,没想到竟然是北边。

不过有哥哥的事迹在前,他可不会抱怨环境不好,就算是边关又怎么样,就算大家都不想去又怎么样,他照样能成就一番功绩。

宋清晔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满腔热情去了任上,刚开始确实困难重重,但他一直都没有放弃。

那地方因为靠近北边,盛产动物皮毛和人参等药材。

只不过此地偏僻又危险,进货成本太高,所以商队才鲜少从这边进货。

但宋清晔不一样,他虽然没有商队,却可以找姐姐的商队。

靠着宋清姝的商队,宋清晔先利用商队把北地的商业发展起来之后,才总算让当地百姓脱离了基础贫困。

发展商业的同时,他也在耐心寻找抗寒作物,北地虽不能像南方那样作物一年三熟,但至少一熟的产量要高些。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宋清晔的努力还是有用的,商队走南闯北,能买到许多稻种。

宋清晔拿着这些稻种一一试验,又靠着一些堆肥的办法,才成功让作物的产量增长。

有了钱又有了粮食,北地的百姓能生活下去,这人口与赋税自然就呈增长趋势。

官员考评考的是什么,这人口与赋税就是他们最好的政绩。

所以三年期满后,宋清晔虽没调离北地,但他升了官职,也是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