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面色平淡的送走一脸担忧的刘嬷嬷,一个计划悄悄在王嬷嬷心里成型。

她来的时候正好,一来就遇见了林家的方姨娘有孕,让她可以因此而做很多的事情。

方姨娘有孕,打破了林府表面上的平静,姑奶奶现在还能忍住不做什么,可她身边的下人却淡定不了。

只要自己稍加暗示,这刘嬷嬷就会因为关心则乱而犯下大错,那后面的事情可就有趣起来了。

想到这里,身处房间阴影中的王嬷嬷,控制不住的露出了个阴沉沉的笑容,明显不怀好意。

有了计划,王嬷嬷很快付诸行动,午膳时,兰馨院里的二等丫鬟秋语过来送膳,她使了个眼色,对方立刻心领神会。

放下手里的餐盒一一摆好,秋语来到门口看了一眼外面,确认无人之后,并没有关上房门,而是直接坐在了王嬷嬷旁边。

秋语也是跟着贾敏从京城荣国府而来的下人,十年前只是个打杂的三等小丫鬟,这些年也渐渐混到了二等丫鬟的地位。

贾敏身边的四个一等大丫鬟这十年里已经换了一波,现如今的春夏秋冬四女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等不了多久贾敏就会把她们各自婚配出去。

而到了那个时候,秋语便是一等丫鬟的有力竞争者,所以她在兰馨院还是很有些地位的。

王嬷嬷被贾敏留下暂住,因为年纪大资历深,贾敏还想派个小丫鬟过去照顾她。

秋语虽然已经是二等丫鬟了,但她还是主动申请过来照顾王嬷嬷,只为了方便联系,当然,别人并不知道她与王嬷嬷之间的关系,这样也只是为了方便行事。

看过外面的环境,秋语表情不变,笑意盈盈的坐下来,看似闲聊,说的却不是家常话。

王嬷嬷的脸上也是同样挂着笑容,开口却说的是:“刘嬷嬷已经动了心思,你那边看着点,瞅准时机便让那人动手,务必要留下证据,证明是她动的手。”

秋语点点头:“嬷嬷放心,那边我都盯着呢,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刘嬷嬷有所行动,我随时都可以动手。”

这些年秋语在林府,在兰馨院的表现都很不错,十年过去,却还是记得主子的吩咐,王嬷嬷对她很放心,闻言便也不再担心。

秋语虽然跟着贾敏来了林家,但她的父母兄弟都还留在京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嬷嬷才不担心她的忠心问题。

再则,她才刚到林府,秋语就能禀报了方姨娘有孕的事情,还暗中在林府里埋了自己的人手,也能看出她的忠心确实无疑。

二人就着这个计划又聊了一会儿,完善了许多小细节,一定要确保计划成功,且不暴露了她们才行。

她们两人是计划好了,但刘嬷嬷却暂时还没有动作,她虽然心里对府上的姨娘们很是厌恶,但贾敏不准,也没那个意思,她也不敢擅自行动。

这一切暂时还需要契机,一个让刘嬷嬷下定决心可以下手的契机。

时间就这样过去,宋清姝给林如海绣的寝衣很快搞定,她没大张旗鼓的让霁青或霁云送去前院,只在林如海过来的时候私下给她,非常低调。

绣好寝衣之后,她还是没停下动作,又抓紧时间给两个弟弟准备衣服。

如今天气越发冷了,马上就是年底要过年的时候,也该给他们准备些新的衣服了。

上次宋清姝送衣服,还是一个月之前,当时送的衣服,这个时候穿明显有些薄了,所以宋清姝现在准备的,都是带着夹层,里面添了保暖材料的衣服。

她手非常灵巧,动作利索又有很多时间,只一两天时间就能搞定一件衣服,准备的非常快速。

等东西都弄好之后,宋清姝照旧派霁青出府去送东西。

东西有些多,冬日的衣物又比较厚重,霁青这次出门,还带了个小丫头帮忙。

到了北城的小宅子,宋清暄宋清晔兄弟俩正在读书,听见门口有人敲门,他们还以为是程恒过来找他们了。

在林家族学读书几个月,他们已经跟丙班的同窗们都混熟了,但最要好的,还是最开始认识的程恒。

宋清晔脸上还带着调皮的微笑,正准备打趣好兄弟,却没想到打开门之后,看见的是阿姐身边的霁青,他咽下准备说的话,表情一变,变得正经的很多。

“霁青姐姐来了,可是阿姐有事?”简单的问了一句之后,他侧身让霁青进来,毕竟如今天气冷,站在门口说话多有不妥,有什么事还是去屋内说比较好。

来了好几次,霁青与宋家两位小少爷也是熟人了,她没拘谨,直接开口解释。

“宋小少爷,奴婢是替姨娘过来给您送东西的,东西比较多,都在车上,劳烦小少爷等等,奴婢们把东西拿进来。”

霁青这样说,宋清晔往后一看,果然看见了一个带着棚子的牛车,还有一个小丫鬟正从里面往外拿东西。

他朝屋里喊了一声,招呼哥哥出来,自己则过去帮忙。

宅子不大,宋清暄在书房里,也能听见门口弟弟的喊叫声,听到招呼,他立刻放下手里的书走了出来。

有了两个小少年的帮忙,四人一起动手,东西很快就搬出来了。

霁青打开包裹,一一介绍:“这是姨娘准备的厚衣服,这是姨娘准备的书籍,这是姨娘准备的鞋子……”

知道两个弟弟一直在专心读书,家里的很多东西宋清姝都会帮着准备。

古代很少有成衣卖,大部分人家都是自己买布自己做衣服,既省钱又舒服。

所以宋家两兄弟的衣服鞋子这些东西都是宋清姝亲手做的,比外面买的成衣要舒适很多。

至于书籍,则是宋清姝问过林如海之后,觉得合适才置办的,说是对科举很有用。

介绍完这些包裹里的东西,霁青张罗着让他们把那衣服拿出来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宋清晔还是小孩子,没有哥哥那么沉稳,高兴的拿过衣服试了起来,大小还是很合适的。

宋清姝怕他们里面还要穿衣服,特意做的大些,还有余量,所以能穿。

等宋清暄也试过衣服觉得能穿之后,霁青又拿出尺子给两兄弟量身。

宋清姝不能经常出府,每次有什么东西,都是派霁青过来送,也只有霁青才能接触到宋清暄宋清晔两兄弟。

而宋清姝要经常准备衣服,她看不见真人怎么做,两个弟弟又是长身体的时候,身型变化的很快。

所以霁青每次过来的时候都会给两兄弟丈体量身,然后把数据记录下来,回去拿给主子。

这也是宋清姝准备的衣服比较合身的原因,否则衣服大了小了,穿上去不合适,她还不方便改,就很麻烦。

如今霁青大概半个月一个月就会来宋家一趟,她记录的数据时间比较近,差异不大,宋清姝做衣服的话就不用担心准备的不合适了。

量了尺寸之后,霁青熟练的把它们记录在专门的小册子上,这个是宋清姝准备的,上面还标注了时间,看上去一目了然。

霁青在记录的时候,宋清暄则是去了书房,随后他拿出几封信件过来递给霁青,又交代了几句话。

就这样,短暂的交流之后,霁青行了礼,带着小丫鬟出了宋家,返回林府。

回到林府,宋清姝还在练字中,听见霁云说霁青回来了,她依旧不疾不徐的写完全部的字,才放下笔。

“怎么样,衣服合适吗?他们有说什么吗?”

霁青一五一十的禀报了今日在宋家发生的一切,随后递上书信。

看见书信,宋清姝的面色变得高兴了很多,还带着一丝期待,不知道两个弟弟的信里面写了什么呢?

她抬手接过信件来到小榻边坐下观看,表情肉眼可见的越来越高兴。

看的一旁的霁青霁云二人满是好奇,这宋家两位少爷说了什么啊,怎么姨娘见了书信之后如此高兴?

片刻后把所有的信件都看完了,宋清姝才从小榻上起身。

“哈哈哈,好好好,真是太好了,阿暄就是厉害。”

也不外乎宋清姝如此高兴,原来刚才那些信里面,宋清暄说了自己开年之后就要下场科考的事情。

科举的考试流程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步。

明年宋清暄参加的,就是每年都有的县试,只要县试通过,他就能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而府试通过后,宋清暄就是一个有功名在身的童生了。

别看童生只是科举路上最低等的一级称呼,但这也是许多人苦学数年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县试每年都有,可每年三月举办县试时,除了年纪尚小的小孩子,也能看见二三十岁的中年人,甚至是五六十岁的花甲老人。

这些考试者的年纪跨越如此之大,也可见这童生的功名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

而明年是康宁二十一年,宋清暄满打满算也才十二岁,他敢下场参加,也是得到了林家族学里夫子们的准许,是对他学问的认可。

得知二弟可以参加县试,宋清姝别提多高兴了。

她知道宋清暄的性格,他能踏出这一步,就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绝不会失手。

所以她也相信,宋清暄一定能考上童生,日后也一定能一步步的成为秀才,举人,乃至进士。

等这个弟弟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她就不担心后半辈子的生活了,就算林如海去世,也有弟弟能庇护她。

因为宋清暄能下场这件事,宋清姝的心情极好,她提笔写了信让霁青下午再跑一趟送回家去,信里让弟弟不要紧张,尽力就可。

虽然她心里抱着很大的期望,但她也知道,二弟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为自己入了林府做妾的事情,刺激到了他。

作为姐姐,她虽然希望弟弟能快些成才,但也不希望他那么累,给自己太多压力。

所以宋清姝才立刻写信回家,为的就是宽慰弟弟,让他不要太有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