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时间的推移,客人下单的速度开始越来越慢。

穆青估计自己的推测是对的。

原来客人手里有一些小批量订单,没有合适的工厂可以配合。

现在自己工厂明确接单后,这些单一下全部涌出来。

后面逐渐回归常态,不会再像刚开始这样集中涌现。

但可以肯定,即使回归常态,这类订单也并没有停止,一直在持续。

有了稳定的货源,客人们恐怕都会注意接这类单。

只要工厂生产可以适应,也许这条路就逐渐走通了。

在这个过程中,深圳的那些小客人应该是典型代表。

梁亚静跟他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最初他自己要求先付货款,后发货的做法也不再坚持。

临近年底时,几个小公司的货款开始出现拖欠。

这就又成了马书记对梁亚静的攻击对象。

估计马书记应该是跟于总联手,否则不可能知道具体每一个客人的回款情况。

传出的消息是讲,销售部跟一些小公司催款,

这些小公司理直气壮地告诉销售,他们的货款已经过梁总同意,可以晚些时间付款。

很明显,有人要把这件事情搞大,最后闹的沸沸扬扬。

很多人都在讲,梁亚静通过这些小公司,拿了很多好处费,所以才会给他们大开绿灯。

对此,梁亚静一开始并没有很在意。

但这种说法越来越凶,最后集团公司的朋友都打电话问梁亚静,是否通过这些小公司拿了好处。

无奈之下,梁亚静不得不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出面澄清此事。

然而,不但没有管用,反而成为梁亚静欲盖弥彰的一种表现。

最初梁亚静带于总三人一同去深圳,后来自己又单独去深圳很多次。

哪一个公司接待的,带他去了什么洗脚城、什么KtV、喝的洋酒多贵等等细节都一一被爆料。

最后的传言是他从哪一家公司拿了多少钱。

后来马书记专门出面找到穆青,问他是否知道这些事情,穆青只能诚实地回答不知道。

马书记不死心,一再追问。

并说,工厂内副总级别,只有他穆青跟梁亚静的关系最好,而且是梁亚静的亲信。

希望他要分清敌我,不要跟梁亚静这种行为同流合污。

穆青一方面对这种传言本身就将信将疑,另一方面也不知道马书记他们是否有真凭实据。

关于这个问题,梁亚静并没有找过穆青,更没有跟他讲过什么。

穆青不想胡乱猜测,更不想落井下石地站队马书记这边。

他对马书记讲:“深圳这些小公司的事情,我从来都没有参与过,具体事情更不知道。”

“这应该都是销售方面的事情吧,您应该去找于总。”

“近一段时间,您都可以看到,我所有精力都在工厂内部。”

“生产模式的改变,已经把我搞得焦头烂额。”

“我每天脑子想的,都是这些小订单排产交货的事情。”

“哪里有时间管这些!”

马书记见从穆青这里问不到什么,也就只能作罢。

这时,梁亚静自己心里很清楚,除了穆青不会站队,其他副总恐怕都已经站在了马书记一边。

他也不再分辩,又一次恢复了之前对他们的严厉挑剔、斥责,以及剑拔弩张。

这种态度使马书记一方更加敌对,最后甚至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

穆青的不站队,也同样受到攻击。

平时很多事情梁亚静都跟他商量,而且联系深圳小公司的做法,也是他出的主意。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穆青就成了重点关注对象。

集团公司专门派人找他了解过情况,穆青仍然是实话实说。

他感觉很悲哀!

工厂刚刚有了一点起色,就再一次陷入内斗!

这恐怕与之前梁亚静对待各位副总,以及马书记的态度恶劣有关。

这些人在梁亚静的强压之下,不得不低头。

一但有机会反攻,梁亚静甚至包括穆青就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梁亚静通过深圳小公司拿好处的事情,是否属实其实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只是可以提供一个攻击梁雅静的借口。

这个借口集团公司也不得不重视。

而集团公司的重视,就给了他们制造舆论的机会。

这种舆论一旦产生,大部分人都会对梁亚静开始怀疑,不信任。

他们恐怕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这种效果可以告诉集团公司,作为总经理,全厂人员对梁亚静几乎都是不信任的。

你集团公司的威权还要站在梁亚静一边吗?

穆青估计,以梁亚静黑白两道的为人,一点没拿好处可能性很小,但恐怕根本就不可能找到证据。

如果集团公司看重的是大局,这类没有证据事情会不了了之。

如果马书记一边咬住不放,集团公司恐怕也会很难办。

一个班子成员完全分成两派,而且相互对立,还怎么发挥团队作用?

即使明知道马书记一边是报复,集团公司恐怕也没办法。

因为他们恐怕也知道,这类事情即使没有证据,梁亚静也不可能完全干净。

对于集团公司,恐怕左右为难!

穆青已经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

穆青的不站队,以及以前被梁亚静看重,两人联合实施工厂改革,现在都成了罪过。

虽然集团公司并没有出面为难穆青,但穆青能明显感觉到其他副总的有意疏远。

最为明显的就是于总。

穆青因为一单交货,专门去找于总商量,涉及两家公司的订单交期是否可以调整一下。

于总一副代答不理的感觉:“你说调整就调整好了,客人怪罪起来,我只说你穆总要求的。”

“不满意也让他们找你穆总!”

穆青希望于总或销售部,能事先跟两家公司讲一下,征得他们同意。

于总讲完,起身离开,根本就不再听穆青讲下去。

穆青看着于总离去的身影,无奈地摇摇头。

他知道于总的这种态度不是个例,他们也根本不会把正常该做的工作放在第一位。

无奈之下,穆青只能再去找董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