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了,朕听闻永宁郡主前几日为林爱卿诞下了子嗣,母子平安!”

“这孩子来的太是时候了,安州大捷说不定就是这孩子带来的喜气!”

“可谓是双喜临门啊!”

“朕这个当舅舅的必须有所表示。”

昌和皇帝满面春风的看着林萧:“现在京畿之危已经解除。”

“安州大捷后,围在京畿周围的蛮族大军已经主动后退了几百里。”

“各地无不为之鼓舞,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反抗蛮族的活动。”

“这说明我大宁子民对朝廷又重新燃起了期望。”

“这样吧,等京畿的局势再稳定稳定。”

“林爱卿再稍微忍一忍相思之苦。”

“三个月后让我那皇妹带着我那给大宁带来好运的外甥来京畿。”

“朕一定要亲自抱一抱小外甥!”

“皇后前几日还向朕提起过,说是有机会一定要和皇妹说说体己话。”

“到时候还可以让皇妹带着孩子进宫住几天。”

“多谢陛下!”

林萧从座位上起身拱手谢了恩。

整个大殿之上,除了昌和皇帝外,也就只有林萧是坐着参加朝会的。

没办法——皇帝特旨给的特权,御前赐座、见圣上免跪。

就连做了两朝右相的胡一舟都没享受过林萧这种待遇........................

“臣也想早日见一见郡主和我那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的宝贝儿子。”

“不过..................”林萧话锋一转,紧接着说道:“现在战事未止,大宁本土的乱子还没有平定。”

“而且,郡主刚刚生产身子需要好好静养,孩子又不满岁。”

“从远威坐船也免不了颠簸。”

“所以,臣的意思——还是让郡主和孩子先留在远威静养为宜。”

“臣替郡主和孩子谢陛下隆恩!”

“来日方长,郡主总是要回娘家来看看的....................”

“林大人!”

还没等已经皱起眉头的昌和皇帝开口,一个明显带有质问的声音便在大殿中响起。

只见太仆寺丞刘善堂排众而出,目光与循声望来的林萧对了个正着。

“陛下刚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三个月后着永宁郡主母子进京面圣。”

“旨意已下,林大人却以诸多理由推脱!”

“这分明就是抗旨!”

“莫不是林大人自以为劳苦功高就可以不遵为臣的本分了吗?”

“刘大人?”

“又是你?”

“正是下官!”刘善堂迎着林萧的目光挺直了胸膛。

“看来你们太仆寺很闲啊!”

“不好好研究研究马政、把马管好却干起言官御史的差事来了。”

“刘大人这是转行了还是故意在这狗拿耗子刷存在感呢?”

“你没看到本帅和陛下在聊家务事吗?”

“整个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就显着你刘善堂了?”

“刘大人真是好能干!好牛掰啊!”

“太仆寺丞这个六品官职好像已经配不上刘大人了吧?”

不同于上一次,这次林萧是一点也没惯着跳出来挑刺的刘善堂。

昌和皇帝的那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场的文武百官只要不是傻子肯定都听出是个什么意思了。

让永宁郡主带着孩子来京畿,还要安排在皇宫里住!

听上去好像是皇恩浩荡、无上荣光!

可只要稍微一琢磨就能品出其中的真正用意——这特么算哪门子的皇恩浩荡...................

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皇帝信不过林萧想要把他的家人扣在手里当个人质!

很显然——这一点可谓是直接触及到了林萧的逆鳞了。

有本事你就冲我来咱们怎么着都行。

可你把矛头对准家里人那就不地道了!

站在林萧的角度上就是——虽然我确实是有“单干”的想法,你对我不放心那就对了!

很正常!说明你看人其实还挺准.................

可不放心那是你的事,想给我搞质子那一套,门都没有!

事实上,早在进宫之前林萧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昌和皇帝会在今天朝会上给林萧使绊子。

“陛下和我那是大舅哥和妹夫的亲戚关系。”

“我们聊些家常话你跟我在这上纲上线?”

“还特么抗旨?”

“我抗你大爷啊抗!”林萧直接爆了粗口:“上一次老子没跟你一般见识,你还来劲了!”

“蔑视上官、诬蔑上官、挑拨离间!你这是要上天啊?”

“谁特么给你的狗胆!”

“粗鲁!粗鄙!御前失仪!”刘善堂也被林萧这突如其来的连环骂给怼懵圈了.....................

“成何体统!御前失仪也是大罪!”

“林大人身为朝廷一等公爵..................”

“你特么还知道老子是一等公爵啊?”

不等刘善堂把话说完,林萧便接着回怼道:“老子一个当朝一品,和陛下聊几句家常竟然被你个六品管马的官在这指手画脚。”

“你这是一点也没把老子这个当朝一品、朝廷一等公爵、天下兵马大元帅放在眼里啊!”

“老子这些头衔和官职可都是陛下钦赐的,你这不是在藐视本官而是在打陛下的脸!”

“谬论!”

“简直一派胡言!”刘善堂明显有点跟不上林萧的节奏。

特别是林萧一口一个“老子”,还时不时的夹杂着一些口头语,这哪是当朝一品.................这整个就是一个十足的臭无赖!

“我刘善堂对陛下、对大宁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时时刻刻将身为人臣的本分牢记于心。”

“林大人,您虽然身为当朝一品,还沾着皇亲!”

“那就更得为天下人做个表率了!”

“陛下乃真龙天子、天下之主!”

“纵然是聊家常林大人也得摆正自己的身份。”

“也得懂得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的道理!”

回过神来的刘善堂也随即展开了反击:“纵然是当朝国丈见了陛下不也一样要行军君臣之礼吗?”

“陛下天恩,特旨允许林大人面圣不跪已经是普天之下莫大的恩典了。”

“皇恩浩荡,为臣的更得行为得体方显不负皇恩。”

“倘若恃宠而骄,那就非人臣之本分了!”

“下官只不过是出言提醒林大人在御前的失仪之处以及时刻谨记身为人臣的本分,这何错之有?”

“好一张伶牙俐齿。”林萧面露玩味之色:“什么意思?”

“刘大人这是话里有话啊!”

“开口闭口身为人臣的本分...................”

“这是在说我林萧在这方面做的不到位吗?”

“老子这边刚在安州打了胜仗解了京畿之危,刘大人就着急忙慌的把这么大的一顶帽子给扣了过来。”

“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啊!”

“本帅受陛下之器重临危受命解大宁社稷之危难。”

“幸不辱命——练新军,收安州,震蛮兵!”

“这些难道还不算是为臣的本分?”

“在陛下面前只知道溜须拍马、谄媚耍嘴皮子就是为臣的本分了?就是忠臣了?”

“要是靠逢迎圣意一味的耍耍嘴皮子就能匡扶大宁江山社稷,那右相的位置应该由刘大人你来做啊!”

“老子跟陛下正常说几句话你就在这逼逼赖赖,开口闭口唱高调。”

“我特么忍你很久了!”

“如果不是在御前,老子早就上手了!”

大殿上,嫣然成了林萧与刘善堂的互怼现场。

其他文物百官皆是眼观鼻、鼻观口、口关心,只留两个耳朵听一乐子静观其变。

而坐在龙椅上的昌和皇帝也是没有开口调解的意思......................

-------------------------------------

“林大人!林爵爷!林元帅!”

刘善堂被怼的也是面色通红,但依旧一步不让:“收复安州,那也不是你林萧一个人的功劳!”

“那是新军将士们勠力同心所取得的必然结果!”

“林大人切不要把什么功劳都往自己身上大包大揽。”

“更不要以为朝廷非离了你林萧就不能转了!”

“皇恩浩荡,下官好言提醒林大人——切不要做那些拥兵自重、恃功傲物之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林大人可以迁怒下官,甚至可以动粗,下官也认了!”

刘善堂一副大公无私之态,言之凿凿道:“但下官希望林大人不要忘了身为人臣的本分。”

“说到底——林大人现在的一切都是皇恩所赐。”

“既然能给,自然也能收!”

“如果为臣者没有为臣的本分和觉悟,那他就不配享受这份皇恩!”

刘善堂这话说的不可谓不直白。

看得出来——此时的刘善堂也是彻底豁出去了。

“刘大人,怎么什么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就让人感觉变味了呢?”

林萧斜视着刘善堂,随即转向了昌和皇帝:“陛下,既然刘大人质疑臣对陛下、对大宁有不臣之心。”

“那臣甘愿交出兵权!”

“什么?”昌和皇帝闻言,心中狂喜之下几乎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林爱卿要交出兵权?”

林萧的这番话顿时让朝堂上议论纷纷。

不过,却依旧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对这一突然的转折发表任何看法。

很显然——林萧这一愿意主动交出兵权的举动是昌和皇帝根本就没想到的。

被刘善堂质疑讽刺几句就要把兵权交出来?

这对于昌和皇帝而言绝对是个送上门来的意外之喜。

眼看着安州大捷所引发的一系列局势变化以及以龙旗军改编的新军五师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成军阶段。

这也让本来已经想要躺平的昌和皇帝萌生了想要节制甚至是收回林萧兵权的念头。

从火器新军在战场上的表现,昌和皇帝认为——新军五师绝对有能力将蛮族大军彻底赶出宁国。

既然新军五师的装备都已经到位了,是不是林萧来指挥自然也就无关紧要了。

趁着这次的机会限制林萧的一部分兵权,在将火器的生产从远威转移到大宁本土,那这事就妥了!

昌和皇帝的想法是——要想敲打林萧那就必须趁现在。

要是等林萧以战事需要为名在京畿以外组建地方新军,那昌和皇帝再想收回林萧兵权的话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对于龙旗军改组而成的新军五师,昌和皇帝自认为是肯定没什么问题的。

他们对大宁皇室的忠诚毋庸置疑!

毕竟,新军五师的军官那还都是龙旗军的老班底。

但是,后面继续招募兵员组建的新军部队可就不好说了。

搞不好那些新组建的火器新军就会被林萧变成自己的私军..................

但凡有的选——身为大宁皇帝,昌和皇帝自然不想眼睁睁看着这种事情发生。

所以,眼看着形势快速扭转,昌和皇帝对于林萧以往在远威瞒着朝廷干的那些事情便越想越觉得不得劲了........................

于是,这才有了刘善堂与林萧当殿回怼的场面。

刘善堂为什么会这么“勇”,那自然是因为背后有昌和皇帝的撑腰。

昌和皇帝本来的计划是——先稳住林萧,把他的老婆和孩子接过来起到一个人质的作用。

然后,再找合适的机会敲打敲打林萧,最后才是收回兵权。

谁知道,林萧被刘善堂在朝堂上这么一激,直接就要撂挑子交兵权!

大喜过望之下,昌和皇帝终于解除了沉默模式。

“林爱卿,你这是干什么?”

“只不过和同僚之间拌了几句嘴,不至于就要撂挑子吧?”

昌和皇帝强忍着心中的喜悦,开口“劝”道:“林爱卿乃是国之柱石。”

“要是因为和同僚之间拌几句嘴就要撂挑子岂不是让人啼笑皆非。”

估计是昌和皇帝被这突然送上门的惊喜给砸昏头了,一心就想着干脆就顺水推舟把兵权收回来得了。

却丝毫没注意到林萧的表情明显带有一丝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