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朝廷采取主战派的建议主动向突夷发动进攻的那一刻起,今天的这种局面就已经注定了。”

“只是没想到宁军会败的这么快.................”

“到底是“实在”亲戚!”

“面对这么大的一个烂摊子,陛下倒是想起远威岛还有个武安公了...................”

“也罢,无论是从郡主那论还是从民族大义又或者是君臣之道论。”

“我都得替皇帝“姐夫”去救救场。”

“既然陛下有旨意让我回去收拾烂摊子,那就按旨意行事吧。”

“圣旨多久能到?”

“应该就在这几天。”李安估算了一下:“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圣旨半个月前就已经出海了。”

“他们乘坐的是快船,一切顺利的话,再过五六日便能抵达远威港。”

“准备一下,传旨特使一到咱们就出发。”

“大帅,那港口那边要不要做些掩饰?”

“掩饰?”林萧摇了摇头:“都现在这种时候了没什么可掩饰的了。”

“蛮族已经彻底被激怒了,这次人家就是奔着一战灭绝宁国而来的。”

“我这次回去是要挽救大局的。”

“想要挽救大局就得靠我们远威新军了。”

“此战关乎人类族群的存亡,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了。”

说着,林萧不由心有所感:“真是多事之秋啊....................”

“近来出乎意料的变局一个接着一个。”

“想要彻底解决此次的蛮祸,以远威新军如今的兵力规模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这次返回大宁本土刚好解决兵员的问题。”

感慨之后,林萧又向李安交代了一些需要尽快安排的事宜。

然后,待李安离开后,林萧马上命人传达了军令——点兵两万,后天一早便先行出发。

待圣旨抵达后,林萧会率领一万新军随行。

也就是说——这次林萧返回大宁本土会带着3万远威新军回去。

-------------------------------------

七日后。

从京畿日夜兼程远渡而来的特使终于抵达了远威港。

时间比李安之前预估的晚了一天。

据说,这是因为快抵达远威的时候遇到了些风浪耽搁了一天。

提前得到消息的林萧穿着宁国正二品官服已经早早等在了港口。

毕竟是传旨特使,只要一天没有脱离大宁,这面子和应尽的礼节还是要给到的。

“远威都护使林萧率都护府属员恭迎特使!”

说着,林萧便要按照大宁规制率领一众属员向传旨特使行接旨大礼。

“武安公免礼!”

还没等林萧开始行礼,传旨特使刘忠便快步上前制止道:“陛下口谕:武安公镇守海外,劳苦功高。”

“特旨武安公御前免跪!”

“臣林萧谢陛下隆恩!”林萧也不客气,直接将大礼改为了拱手礼。

“陛下旨意:蛮族入侵,社稷危难,命武安公林萧即刻率萧旗卫回京救难!”

“特授武安公王命旗牌,便宜行事!”

“臣接旨!”林萧随即接过圣旨以及王命旗牌算是一切从简完成了接旨仪式。

传完旨意的刘忠一脸恭敬的小声对林萧说道:“大人,此番回京陛下另有重任,这王命旗牌也是为了方便大人尽快率军回京。”

“实不相瞒,大宁本土的处境我多少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听说陛下都开始准备迁都了?”

“不瞒大人,蛮族的狼骑已经直逼京畿了。”刘忠再次压低了声音悄声对林萧言道:“早在我来传旨之前,迁都的事情就已经在筹办了.....................”

“哦?我记得上次提出迁都的时候,反对声可是充斥了整个朝堂。”

“难道这次没人站出来反对?”

“大人有所不知——今时不同往日,当初的情况与眼下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蛮族大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血流成河!”

“这些蛮族还公然叫嚣要血洗整个京畿。”

“川夏防线破了,大宁精锐接连折损。”

“现在整个京畿就只有十万龙旗军戍守..................”

“蛮族大军随时都有可能兵临京畿城下,这个时候谁还会反对?”

“很多人早就提前开始往江赣行省转移家产了.......................”

一见面,前来传旨的刘忠便对林萧表现出了一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

根本不用等林萧开口多问,刘忠就把朝廷的困境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甚至,还包括很多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隐秘,也都被刘忠“悄悄”透露给了林萧。

对于刘忠的这种做法,林萧自然知道对方是什么用意——无非就是用这种方式给林萧留个好印象、讨好一番。

宫里出来的对于这种事情那都是基本功。

刘忠知道林萧此番回去铁定是要被重用的。

皇帝以及满朝文武现如今都对林萧这个曾经率部击败过蛮族“神之军团”的武安公寄予厚望。

所以,对于林萧这种人,刘忠肯定是要抓住机会提前巴结巴结的.....................

“既然形势如此严峻,那就不要耽搁了。”

“请刘公公稍作先休息,洗把脸换身衣服,咱们今日中午便启程出发。”

“本应在远威岛为刘公公接风洗尘,但形势危急,这接风宴就放在船上吧。”

“大人太客气了,这接风宴大可不必。”

“陛下的意思也是希望大人尽快赶回去!”

“今天就能启程自然是最好的..................”

“休息就不必了,我们在船上休息也是一样的!”

说着,刘忠看着繁华的远威港口,又看了看远处的炮台,终于忍不住问道:“大人,远处的那些“圆筒”是什么?”

跟在刘忠身后的一众随从也是一脸的好奇,都不由竖起了耳朵静等着答案。

他们自认在京畿也是见多识广的,稀奇古怪的玩意绝对没少见。

但对于那些被架在高台上的“圆筒”他们还真是头一次见。

而且,以前也从来没听说过类似的东西。

所以,相比于对远威港口的繁荣程度,他们对于遍布的岸防火炮更为感兴趣。

毕竟,人们对于自己没见过的新鲜玩意总是会展现出较为强烈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