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以诗明志,不是江辰独创,古今都有发生。

但一名作曲人,以诗明志,江辰算是第一人。

“有才华,就会如此任性的吗?”

“不过是被人指抄袭,或者说借用,就写首诗来回应,还写得这么好,不下于我认知中的任何一名古代诗人,江辰你这个怪物。”

“以石灰来比,看来江辰真被气到了,才会选择硬刚,这种性格,好男人,我喜欢。”

“攻击的人,快点发动狠一点,这样我们也能再多看几首。”

有人另辟蹊径,开始发声鼓动人们多多攻击江辰,好让江辰再以诗词回击,打的好算盘,让看到的人,好笑之余,哭笑不得。

但也有不懂诗词的网友,在下面留言,请人解释下诗词之中的意思。

一名昵称带有诗词协会会长的Id,留下一条评论,引起许多网友的围观。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千古名句,足以被称传世的经典之作,没想到现代,有人能写出如此优美的古诗。江辰,别当作曲人了,来我们诗词协会,我给你副会长的位置,考虑一下。”

直接给副会长,还是诗词协会这样的半官方机构,让一众网友,惊疑不定起来。

“真的假的?这条Id,真是诗词协会会长的Id吗?有懂的人没,确认下。”

底下还真有人@这位网友,给了他肯定的回复。

“我就是诗词协会的会员,我作证,这发布消息的,真的是我们会长的Id。”

看到这些信息,网友瞬间不淡定了,纷纷@江辰,还有诗词协会官网,确认起事情的真实性。

诗词协会的官博,倒也凑趣,在官网回复道,“江辰这首诗,所有诗词协会上下,自愧不如,期待江辰的加入,副会长之位,虚位以待。”

这是实锤呀,直接玩确认,让网友们纷纷惊呼。

不但如此,随着诗句被越来越多人转载,连官方媒体都被惊动。

京都日报最新一期报刊,以石灰吟为题,发布了一则社论。把这首诗的高度,再度拔高到顶级高度,在这则社论的末尾,作者发出建议,建议将江辰的这首《石灰吟》纳入中学教材当中。

如沉静的湖水中,投进了一颗石子,惊艳出多重浪花。

随着时间的发酵,终于一则消息的出现,让网友们惊呼,学生们要学的诗,又将要多一首。

这则消息,是由官方教材编辑组发出,原文是“已在考虑新一年的中学生教材,要录入江辰新诗。目前在洽谈中,出于对版权的保护,正在录求联系作者江辰,一旦合同签订,将会被纳入教材,具体请看官网通知。”

声明直白,让在网上冲浪的不少中学生们,发出声声哀嚎。

这让他们原本沉重的课业,更加雪上加霜,怎能不哀嚎。

“好气哦,我愿称江辰为最不受中学生欢迎的人,没有之一。”

自此,江辰除天才作曲人之后,又多出一个绰号,“最不受中学生欢迎的人”。

已经启程前往京都途中的江辰,当被阮青打电话告知这一切时,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诗名的发布,只是江辰的一时兴起,没想到会惹来如此的一场风波,这是他没想到的。

也许是惯性使然,江辰只是心血来潮才写下,只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怨念,没想到会有如此收获。

说到底,是江辰小看了诗名的威力,才会造成如今发生的一切。

电话里,阮青出声调侃,“大诗人,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姐,网友们说,也就罢了,你怎么也掺合。我说我只是一时冲动,你信吗?”

“只要是你说的,你做的,我都信。”电话中,阮青说得很认真,颇有斩钉截铁的意味。

让江辰的心中,顿时心生暖意。

挂掉电话,江辰看着手机发呆,半晌后,才被身旁的人打断。

“老四,你怎么做到的?跟我说说。”张仲拉着江辰的手臂,急声问道。

上次张仲被留下看家,这次知道江辰要去京都,便吵着闹着要跟江辰入京,被吵得没法子的江辰,在江景的拍板下,陪同江辰一同入京。

刚才江辰与阮青的对话,被张仲一字不落的听在耳里。

江辰捂着头,欲语还休。

怎么说,难道说我是梦中得到的,我是前世背诵的?都不行。

“我要说,是我自己一时灵光闪现,才想到的,你信吗?”江辰只能如实说道。

对这个说法,张仲当然不信,甚至嗤之以鼻。

“切,鬼才信,一时灵光就写出这么好的古诗,怎么可能。你不想说就算了,没必要以这样的理由来搪塞我。哼。”

看着别过头去的张仲,江辰无言以对。

车厢里,一阵沉默过后,还是张仲忍不住,再次找上江辰。

“古诗词协会让你加入,还许你副会长之位,你去吗?”

“不去,我去那干嘛。我只不过一作曲人,写诗是文化人干的活,和我有什么关系?”

张仲愣怔了会,赞同的点头,“也对,一时写出,并不表示还能写出这样的诗,不去才是对的。”

听完张仲的话,江辰很想骂人。

怎么,你是小看我吗?不就是诗吗,想要什么还不是随口就来。

最终,江辰沉默以对,没有回话。

不回话才是最好的回应,要是再说,还不知张仲会吐出什么惊人之语,倒不如沉默之后,随着时间被忘记。

火车外,田野一闪而过,群山奔驰在窗外地平线上,顺着火车的前进,消失在视野。

这次进京,与上次又不同,心境上的不同。

上次是忧心忡忡,想要得到一个答案,这次是放弃追求真相之后,最放松的一次进京。

见一个人,去见一座城,这种感觉,非过去可比。

京都有了李琴,给江辰的感觉,仿佛不再那么陌生。

“等下下了高铁,谁来接我们俩?是不是还是刘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