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文娱,作曲人传奇 > 第203章 位卑不忘忧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说我不知道张总和你熟识,你信不?”江承苦笑一声。

“我信,二叔你直说是因为什么去京都就好。”

“是这么回事,有人给我介绍一个大的订单,订单来源就是京都,于是我就来了。没想到我一来,就被问我与你是什么关系,把我吓得不轻。我说你小子,怎么在京都都有熟人?”

对于自家侄子,出道成为作曲人,江承知道,但要说人脉广到这个程度,他很是吃惊。

在心底,江承对于自家这个侄子,又有了新认知。

“琼姐是我导师的女儿,二叔你明白吧。既然是工作,那二叔你直接跟琼姐说就行,如果可以,她会照顾你的。别的,等有空,我再和二叔聊。二叔你现在把电话还给琼姐。”

江承点头,把手机递还给张琼。

“姐,是我二叔没错,如果可以,还请姐你照顾一二,但有一点,在商言商,具体我就不说了,你比我懂。”本着不清楚实际,就没发言权,江辰没有开口帮自家二叔说什么。

“放心,姐懂。”

“那就好,姐,今天给你打电话,除被师娘逼的外,还有一件事,想跟姐你说说。”

听到江辰被逼,张琼忍不住笑出声。

“看来,我妈的威力不小,竟然能让你也被逼无奈,不得不给我妈点个赞。这么说来,你小子打电话给我,可是动机不纯。我还以为,你是真的想我,才会想着给我打电话,原来我就一挡箭牌?”张琼知道自家老妈的唠叨威力,话里对江辰满是同情,也对江辰大发起娇嗔。

“别,姐,你饶了我,好吧。说正事。最近我会有事去一趟京都,到时我去找你。”

对于拿张琼当挡箭牌的事,江辰理直气壮,但话里,可不敢那么直接,装作求饶开口,并说明近期会去京都的事。

“你要来京都?行啊,到时候你一定要来姐这,到时我请你吃饭。那就这样吧,见面再聊。”

“好的,见面再聊。”

两人又说了几句,挂断了电话。

想着二叔会和张琼在京都因商业上的事碰面,这种巧合,让江辰忍不住摇头。

看来,对于二叔生意规模,江辰有了另一种判断。

张琼任职的可是国企,更是国企中的头批梯队,二叔能见到副总级别的管理层,可见生意做得远不像他回家时,口中所谓的小生意那么简单。

看来,两个月后的春节,自己要当面审问一番才行。

打完电话,江辰没回厨房,陪着已进屋的老师说话。

把接到刘天王所邀,要去京都的事,跟老师张远说了。

“你现在成功了,近期的成绩也足够亮眼,我就不说你什么,你要去就去。但有一点,我希望你记在心里,你现在还是学生,学生有学生的任务,原来说一遍的,我在这里再重申一次。”

“好的,我明白的,老师。”

看到江辰真的听进心里,张远点头没再说,转而说起学校内的趣事。

所谓的趣事,就是关于学生和老师的八卦,江辰听得津津有味。

直到被师娘叫吃饭的声音打断,两人才停下,去往餐厅。

这顿饭,吃了足足一个小时。

看看时间,江辰没再逗留,选择离开回宿舍。

在江辰与导师吃饭的时间里,外界因为《赤伶》炸翻了天。

江辰在抄歌时,考虑到现实,做了一定修改,把时间放在八十年前的那场北齐入侵靖国期间。

那场长达十三年的战争,靖国民众受尽凌辱,可谓是民不聊生,国破家亡的苦痛,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十年里,靖国被坑杀民众百万,如今仍是不敢直视的痛楚。

虽说最后靖国胜利,成功反攻入北齐,最后导致北齐四分五裂,直接亡国,可痛楚已经发生。

而江辰的这首歌,把那段被人刻意想要遗忘的历史阵痛,再次翻开,引来许多网友争论不休。

《赤伶》讲述的,就是底层民众,对于侵略者的反击,直观又血腥,有血有肉。

这种以歌载历史,唱尽人生如浮萍的,江辰是第一个,进而引发的效应,是巨大的。

特别是mV当中的旁白,把那段尘封的历史,徐徐展开在大众面前,那种效果,震憾,沉重。

当“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不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响起,人们想到那段历史,纷纷泪目。

明确地表明了台上的伶人作为社会的底层,在国家危难之时已是自身难保,却仍然不肯放下爱国卫国之念。

决意为国献身之时,已不在乎是否有人记得他、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

最打动人的是“莫嘲风月戏 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伶人的形象瞬间丰满。令台下客如痴如醉难以自拔。

然而人们明白和理解戏文所呈现的,是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世界,故劝人 莫嘲风月戏 莫笑人荒唐。

戏里的理想化安平世界,在乱世的映照下,对比鲜明,惹人深思。

当“也曾问青黄 也曾铿锵唱兴亡”响起,人们仿佛看到那位戏子,戏子身份低贱,却也关注民生、也在台上歌颂兴亡英雄、批判前朝暴政。他只贪风月么?怕不尽然,他希望百姓不要再过着青黄不接的苦日子、他反思朝代更迭的原因、并用戏文记录着那些百世流芳的壮举、唾弃卖国求荣的奸人,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这为后面的被火吞没,打下伏笔。

这种写法,更是把一代伶人的底层人,爱国,恨国贼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戏曲唱腔响起,流行与戏曲结合,更让人深深的沉浸进去。

“不愧是江辰,所思所想,非我等凡人可解,看着心痛,听着心伤,只愿前辈们心心念念的世界,如您所愿。”

“如今的安平乐道,只因有人砥砺前行,我们不过受前辈及其它可爱的人们,才有如今的盛世。”

“感怀先烈,勿忘历史,前车之鉴,吾辈当深记之。”

“这是一曲亡,百姓苦的写照,让我们不要忘记历史,江辰为我们浮一大白。”

“爱国之心,人人都有,但不畏生死者,又有几人?我有,才更加感怀崇敬先烈。”

“谁没有,可不只你有,我们同样有,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

“人人为国,又何惧来犯的豺狼虎豹?”

……

歌曲唤醒民众对历史的记忆,同步唤醒的,还有人们的爱国情怀。

越来越多的人,在呼过歌后,在底下留言。

留言里,皆是赞扬,而赞扬的主人公,就是写出歌曲的江辰。

随着人们的争相传唱,终于引起官方的关注。

率先发声的,是官方媒体京都日报,刊登了一篇以“历史不容忘记,明天的你,是否记起先人”为题,针对《赤伶》及其背后,所翻开的历史,一一展开。

京都日报只是第一个,随之各个地方的官媒,纷纷跟进,逐渐形成星星之火可燎原现象。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歌曲,点击了下载。

二十天,仅仅二十天,下载量直接突破一亿大关,创下单曲最高下载量记录。

划下这浓重一笔的江辰,被更多人认识和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