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妹怎么去首都了还惦记我读书的事啊?”

姚振华仰天长叹。

他当然知道多读书的好处,但他的脑瓜子办不到啊~

拆开大包裹,最底下果然是教材书本,有绳子捆着,整整两大摞。

怪不得那么沉。

听到姚振华不住地唉声叹气,姚家人都笑了,这是个最不爱读书的,得亏姚振中和姚幼宁在他屁股后头追着,才能顺利考上拖拉机手。

奶娃娃六六什么都不懂,也跟着笑,被他三叔抱着一顿揉。

“哼,叫你笑我,等你长大了,每年的教材书本三叔都给你包圆咯,让你有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

小妹“祸害”他,他就“祸害”侄子,挑软的捏。

嗯,等小妹生了孩子,也不能放过。

姚振中看到那两摞崭新成套的教材,双眼都在冒光。

他从姚振华手中抢过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越看越激动,胸腔里的心脏打鼓一下,咚咚作响。

首都是祖国的心脏,那里的青年都没有放弃读书学习。

国家百废待兴,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站出来贡献力量,这种需求会随着国家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大,就需要更公平规范的选拔。

恢复高考,也许只差一个契机。

而这个契机终将会来临,一年?还是两年?没有人知道,但一定不会太久。

小妹在信中没有明说,但姚振中能明白她的意思。

坚持学习,然后等待机会。

“你小妹在那边习不习惯,一切都顺利不?”

“写了这多张纸,不会出啥事了吧?”

“这孩子,急死个人,咋光看不念呢,你念出来呀,声音大点!”

苗玉花和姚二壮不识字,凑仔信纸旁干着急。

姚振中一扫前段时间的颓废,扬起嘴角道:“爹娘你们别急,小妹一切都好,我马上就给你们念。”

他翻回到第一张,朗声念起来。

……

等念完整封信,大家都意犹未尽,皆因姚幼宁的文字太有趣了,就像她坐在对面亲口讲述这一路的见闻和家属院的生活般,让听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跟着她一起开心一起笑。

姚二壮拍着膝盖,“挺好的,幼宁在那边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你自个儿的闺女你还不知道,肯定是报喜不报忧的。”

苗玉花开心过后又有点伤感,抹了抹眼角。

她想她闺女了。

“你这老婆子,闺女寄信回来是让你高兴的,咋还哭起来了?”

老两口现在就爱时不时的斗个嘴,但斗不上几句就收风,然后又说好听的哄。

“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女婿比咱们还纵着幼宁,肯定不会让她吃苦,还有裴家的公公婆婆,都是温和讲礼的,两个孩子在那边要是遇上什么事,也能有人照应着。”

苗玉花点头,“是啊,算算日子,他们应该也见面了。”

读完了信,大家才开始细看包裹里的东西,除开那两摞书,还有很多东西,人人都有份。

苗玉花首先取出了一件淡蓝色呢子外套,笑道:“这颜色我知道,是给萍儿的。”

周萍接过衣服笑眯了眼,她只说过一次喜欢淡蓝色,小妹就给记住了。

她摸着衣服爱不释手,“这料子可真舒服,款式也是从没见过的,真好看。”

信里提了,这些东西都是在首都百货大楼买的,款式面料自然是最时兴的。

其他人也是人手一件呢子衣服,苗玉花的是暗红色,姚二壮的是藏青色,三兄弟的则是墨蓝和两件军绿色,考虑到里面还要加衣服,外套都买的稍大,身形不同也可以换着穿。

小侄子六六收到的是更柔软的棉袄,棉鞋和虎头帽。

除了衣服,还有北方的特色吃食,给霍青霜、何圆圆和周师傅的小礼物,擦脸霜、围巾、帽子这些。

“这孩子,出门在外多不容易啊,处处都要用钱,给咱们买这么多衣服,那肯定是把自己的花销都省下来了。”

苗玉花对着东西念叨,一个是心疼姚幼宁花钱,二个就是要儿子媳妇心里记着她的好。

就算是兄弟姐妹之间,也没有什么是应该的,都靠良心和情分绑在一起。

姚振中心思通透,想了想道:“我和振华这个月的工资都下来了,合起来还是不少,咱们看看买点什么给小妹寄过去?”

周萍立即道:“别忘了她大哥,最近得了几张全国粮票,也一并寄过去,小妹用得上。”

“小妹在首都,缺的肯定不是供销社和百货大楼里能买到的东西,不如多淘换点腊肉和山货,小妹就好那一口。”姚振华出主意。

苗玉花很欣慰,“行,既然你们有心,那我和你们爹就看着安排了。”

几人都笑着点头。

吃过晚饭,苗玉花看着另一个包裹说道:“趁天还没黑,我把东西给祁家送去,幼宁也给他们写了信的。”

裴家夫妇的到来和离开,并没有对姚家产生什么影响,他们还是把祁家当亲家一样,该怎么相处就怎么相处。

“霍知青那儿,就等明早上萍儿跑一趟,和那个饭盒一起给她。”

“娘,大嫂还要带六六,我去吧。”姚振中突然开口把事情揽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