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温柔又真诚,每一句话都说到了祁母的心坎上。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哪能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媳妇是个有本事,心田好的姑娘,虎子交给她,她是一万个放心。

就拿这次积食来说,要不是儿媳妇半夜赶过来,虎子还不知要遭多大罪呢。

祁母握住姚幼宁的手,“虎子交给你,我放心,可我怕影响你和老二……”

幼宁和她家老二才结婚,新婚夫妻,身边带个孩子算怎么回事啊?

这不是平白拖累他们吗?

姚幼宁笑道:“我和他二叔都乐意着呢,您有啥好担心的?”

“而且那边我也不熟,祁焱回部队后就要训练、出任务,听他说有的任务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家里就留我一人,多孤单呀,虎子去了还能给我作伴呢!”

听到这话,一直在犹豫的祁母终于做了决定,“那好,就让虎子跟着你们一起去部队。”

她无奈笑了笑,“这娃娃喜欢你,想跟着你走,这几天老在我跟前念叨这事儿,要是我不同意,他肯定得哭。”

姚幼宁朝窗户外看了眼,没找见虎子的身影,收回视线时,发现了躲在墙后面偷听的小脑袋。

正准备喊他过来,就听到祁母话锋一转,“但虎子跟着你们,我有一个条件。”

姚幼宁点头,“您说。”

只要不过分,她都能接受。

祁母的条件当然不是索求什么,而是,“照顾孩子已经够给你们添麻烦的了,以后老二的津贴就不要再往家寄,我这另外给你们每个月十块钱,当作虎子的生活费和照顾费。”

不要老二再往家寄钱,是她早在小两口结婚的时候就决定好了的。

老二自十五岁出去当兵到他负伤回来,每一年都没有断过家里的钱,尤其是那几年困难时期,她和虎子的药钱,小安小静的学费,家里大大小小的开销都是老二承担的。

这么重的担子,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甚至自己勒紧裤腰带,把津贴工资全部寄了回来。

那些年她实在是没办法,死了男人和大儿子的瞎眼寡妇,带个病歪歪的孙子,小儿子小女儿又还没立起来,她只能抓住老二这一根救命稻草。

老二心眼实,重情义,有担当,每每喊她一声娘,她心里都不好受。

是她愧对老二啊。

哪怕有养育之恩,这么多年该还的也还完了。

如今她眼睛好了,可以下地干活,小安小静也长大了,小安还选上了拖拉机手,每个月能挣二十五块钱,娘几个吃喝足够了,实在没有脸再让老二养着。

至于虎子的生活费,挣点,省点,总能攒出来的。

听到她提的条件,姚幼宁并不觉得意外。

婆婆在这方面一直都很有分寸,但同时,也有些生分了。

“娘,祁焱给您拿钱养老是敬孝道,虎子喊我们二叔二婶,照顾他是我们心甘情愿,您说这话,是把我们当外人了?”

祁母拍了拍她的手,“你们都是好孩子,娘心里明白,但家里真的不能再给老二添负担了。”

见她依旧坚持,姚幼宁想了个折中的法子。

“本来定好的每个月给您拿二十块钱,以后虎子的生活费就从这里面扣,家里其他的开销就由祁安出,他现在有稳定正经的工作,也该是时候帮着分担养家的责任了。”

虎子是气运之子,她领系统工资养着,十块二十块的真算不上什么。

给祁母的生活费她也考虑过的,在农村每月十块钱,解决最基本的吃喝不成问题,至于其他的,就得靠祁安去挣。

都是儿子,没道理让她男人一个人养家。

同样,她手里也握着一笔巨款,赡养老人是肯定的,但不会养已经成年的弟妹。

祁母拗不过她,点头答应了。

“那虎子这孩子,以后就拜托你和老二了。”

姚幼宁笑吟吟道:“娘,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等去部队安顿好了,我会经常给您写信寄相片的,您要是想我们了,我们就回来看您或者接您过去小住呀。”

祁母被她的笑容感染,嗳了一声,脸上的皱纹都放松了。

【叮——】

【说服祁母同意气运之子随军,任务已完成,奖励:贡献点*10、益智玩具组合*1、大和谐牌修护膏*1已放入背包,请宿主及时查收】

敲定了虎子的随军事宜后,距离他们去部队只有不到五天时间了,姚家和祁家都开始忙碌起来。

尤其是姚家。

小闺女出远门,这一去就要在北方安家了,他们巴不得把整个家都搬空了给她带上。

主要是准备路上的行李和吃食,像厚重的被褥、棉衣棉裤、缝纫机、自行车这些大件,带不走,就等小两口上了火车,他们后脚全部都给邮寄到部队去。

他们可不是那种要闺女补贴,占便宜打秋风的娘家人。

姚二壮这两天坐立不安,时不时就要背着手在院子里打转,看见什么东西都想给闺女带上,他已经收拾出两个蛇皮袋了。

“你们在部队的房子是新申请的,肯定啥也没有,要不把东厢那些家具也邮过去吧,都是新打的,幼宁用着也顺手。”

祁焱无奈扶额,笑道:“爹,这个您就不用担心了,我提前托战友打了一套桌椅柜子,过去就能用,幼宁喜欢啥样的,到时候再去挑。”

姚二壮:“行,你办事最是稳妥,那边你也熟悉,但带在路上的得听我们的,要坐将近四十个小时的火车,东西可得备足了。”

苗玉花拿着钱票在村里各家各户转了一圈,淘换了好些腊鸡、腊鱼、香肠和咸鸭蛋装进蛇皮袋,这些都是闺女喜欢吃的,也不知道北方那边有没有。

几兄弟到溪里摸了小杂鱼回来,苗玉花将它们洗净晾干后用油煎酥,再撒上盐和辣椒,香喷喷的装了一饭盒。

又用姚幼宁教她的法子,熬了两罐菌子酱和肉酱,配上烙好的大饼子。

这些吃食都是能放的,不用担心闺女和女婿在火车上饿肚子了。

当父母的就是这样,儿女出门在外,总会担心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恨不得把自己有的统统掏出来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