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柳学驰等人又是转了10几分钟,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台下的人抓耳挠腮,难不成,这方玉玺还有隐情不成?

又过了五分钟,柳学驰才恍惚道:“才疏学浅,才疏学浅啊!

我依然没法看透这方玉玺的来历!

其形制,以及玉质的年代来综合判定,是唐末时期的玉玺形制。

从尺寸上来看:

汉朝玉玺:大约10到20厘米左右。

唐朝玉玺:大约8到15厘米左右。

宋朝玉玺:大约6到12厘米左右。

这方玉玺10厘米多一些些,也确实符合唐朝的一个形制。

再看下方刻字,是唐朝八宝玺中的受命玉玺!

用来修封禅、礼神只!

种种迹象都表明,是唐朝末期的帝王玉玺没错。

可问题又来了!

它给我的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有点说不上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清朝玉质包裹的原因,导致这方玉玺的玉玺沁色,有点……”

柳学驰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那种感觉不怎么说得出来。

南夜也一直在一旁观察,从玉质片脱落那一刻,他的眼神就无法逃离。

如今看到内层玉玺的一个形态,更让他确定了内心的想法。

他补充了柳学驰的话:“是唐末时期的玉玺,但是看起来有点新!”

听到南夜的话,柳学驰瞬间一抹亮光闪过。

“没错,就是这点,有点新!”

柳学驰的话,再度让大伙感到迷糊:

【不是,什么跟什么,我怎么越来越听不懂了呢?】

【是唐末的玉玺,但看起来又有点新,这是什么奇葩描述啊!】

【所以说,这玩意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应该是真的,毕竟是被清朝的玉质所包裹,里面的东西怎么也得是清朝之前的东西!

等等,有没有一种可能,内层玉玺是仿制唐朝玉玺,然后觉得假,又包裹了一层清朝玉玺?】

很多人都往这边猜测!

两层玉玺都是假的,都是清朝时期的工艺仿制品!

不得不说,这个可能性极高!

难道是空欢喜一场?

柳学驰自然也听到周围人的讨论,和几位老学究又商讨了一下,否定了这个理论。

“不对!

这玉质就是唐朝时期玉质。

这点做不了假!

不过!

按理说,唐朝的玉玺,无论如何,也不该这般新才对,沁色不对也就罢了。

但它更像是一个没人把玩过的玉玺!

它给我的一种感觉,就像是从制作出来那一刻,就一直被保存下来,也没有经过土壤的洗刷,只是单一留下岁月的洗礼。

很有可能,这方玉玺从被制作出来那一刻,就一直被珍藏在箱子,或者木盒里!”

他们几人更倾向于这方玉玺不是埋在墓里,或者土里,而是被人一直放在木盒里保存至清朝。

可能吗?

唐末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

如果说玉玺跟新的一样,那也太不现实了吧?

观众也终于明白柳学驰等人的为难之处了。

就一方玉玺,竟然矛盾重重。

最后,大家又将目光转向了南夜,毕竟这家伙刚才可是非常笃定地砸了玉玺一锤。

就刚刚那一幕,至今还停留在大家的心目中。

甚至恐怕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忘不掉的那种。

然而,此时的南夜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统子,兑换古董制假技术,含包玉术的那些!”

【兑换成功,此技术会以记忆的形式,灌入脑海中,东西有点多,是否现在接收?】

“接收!”

那股技术一下子灌入脑海里,疼得南夜都眯上了眼睛。

哇嘞个去,过分了!

为啥制假的技术内容,竟然要比修缮内容多那么多呢?

单单一个造假玉就有很多种说法。

一种是古玉后雕!

利用破碎,不成型的玉器,而后进行后天加工。

这样的玉,沁色之类保存完好,只要将加工部分搞定,那一般人是认不出来的。

另一种是就比较难了,新玉仿古!

新玉没有经过时间,土壤,空气等因素的洗礼,不需要专家,哪怕是玉行的人都能看出点东西。

所以做出来后,必须要进行做旧处理。

而做旧方法,就有很多种,常用的有熏、烤、烧、煮、炸。

使用的设备呢?

有窑啊、烤箱啊、微波炉啊、电炉啊、柴炉等等。

就是一切能找到的寻常电器。

是不是感觉很做菜一样?

这还没完!

做旧需要各种食物材料,什么杏干、梅干、姜黄、蓖麻油、红糖、香料、腐肉、等等。

反正就是你能想到的东西,都能用上。

之后再辅以各种酸碱盐和有机颜料等等。

等这些处理过后,再埋土里个三五年,最后取出洗干净即可!

没错,单单是一个新玉仿古,就比做菜还要多上几十道程序。

更不要说还有瓷器造假,字画造假,铜器造假……

总总加起来,差点将南夜的大脑cpU处理器给干坏了!

最终,他终于找到了有关于包玉术的一些信息。

上面是这样描述的:

包玉术,玉器制假之顶峰!

可石包玉,玉包石,甚至可以玉包玉。

制假需要的材料为……”

内容有很多,当南夜看到最后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一句话:

“玉包玉,可为一层,也可两层,技术到位者,甚至可以三层往上!”

就是这句话,让南夜瞬间抓住了其中的关键。

他心中还存在的一小些迷题,也迎刃而解了。

如此,南夜更笃定了他对于这玉玺的看法!

回过神后,发现大家都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想必是为了让自己解答一番。

既然柳学驰他们也无从下手,那就自己来吧!

“对于这方玉玺,其实我早就有了猜测,是不是跟我想的一样,还得证实。

现在我先来聊聊,包玉术!

柳老师,你们听过包玉术,但是你亲眼见过吗?”

柳学驰一干人等皆是摇头:“包玉术不知道从什么年代开始兴起,但我知道它在民国时代就已经失传了。

而那个时候,我们都不一定出生。

就算出生了,可能也只是个小孩子,懂个屁包玉术!

你的意思是,玉玺看起来新,跟包玉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