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许大春。实名。公开声明。我不好那口。

今天周一,王颖要上班,所以就只有他一个人卸车了,好在装车的时候规范,卸车也不用摆放的多规整,只要能是随便扔就行,现在腾出来一整个炕就为了临时放书。

没办法,房子多,就是这么任性。

卸完车,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往樊叔的院子里赶,他要争取今天晚上之前把这些书拉完。

“许师傅,这是跑了一趟了?”

“是啊,这老话儿都说破家值万贯,您别说还真是,这都没人住了,但是里面东西可真不少,还不知道要跑几趟呢。”

“哈哈,老百姓过日子嘛,家里困难,啥啥都有用,啥啥都舍不得扔,可不就这样了。”

“您老可说到点子上了,我刚到四九城的时候,那家里,除了我就剩门和墙了,结果现在都快转不过身来了。”

捧哏嘛,这活儿许大春会。

“这说明你小子是过日子的人,这是好事儿,很多东西别看现在用不上,但你要扔了,嘿,一保准哪天就能用的上。”

这四九城大爷有个不算毛病的毛病,您要是敢跟他搭茬儿,又赶上他现在闲着,嘿,您猜怎么着?他能跟你聊一下午,许大春事儿多着呢,得赶紧脱身。

“您老这日子过的通透啊,不跟您聊了哈,同事还等着呢。”

“您忙您忙,需要搭把手就说一声啊。”

“得嘞。谢谢您了。”

大爷说的确实有道理,别说现在了,再往后七十、八十、九十、甚至二十一世纪都过去十几年的时候,还有很多年纪大的人喜欢囤东西。

用几平米十几平米几千上万甚至几万一平的房子,囤着价值不超过几百块钱的东西,就是这个年代物资紧缺,家家户户都养成的习惯。

除了这方面的原因,其实本来华国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人就有囤物资的习惯,几千年了都这样,从靠狩猎果腹的时候开始,就会囤积肉干之类容易存放的食物。

后来到了农耕时期,那就更不用说了,但凡条件允许,家家户户都会想方设法的惦记囤粮。

有很长一段时间,地主都不会把剥削过来的粮食换成银子或者其他的货币存贮,会在家建仓库、挖地窖来存储粮食,一屯就是几千上万斤,这也算是这片土地的特点了。

刘茜和张哥在休息了一会之后,就开始把书一点点的规整好,等许大春来了可以快速装车。

为了加快速度,许大春干脆把门板给拆了,这样三轮车就能正正好好的倒进屋里,刚才就试过,可是就差了那么一两厘米,把门板一拆,直接畅通无阻。

装满书的车太重了,结果想出门的时候,卡在了门槛上,这间老房子的门槛在四合院里算是比较低的了,大概有十厘米的样子。

一般这种老房子的门槛根据重要程度和功能的不同,门槛的高度也不一样,从十厘米到三十厘米的都有,如果是那种高门大户,大门的门槛看着都吓人,别说车了,小点的孩子都得爬着翻过去。

三个人在门槛前后垫上点东西,前面拉后面推的,这才出了房门。

等到三人精疲力尽的把书全部运完的时候,天都快黑了。

“今天辛苦你俩了,赶紧回家好好休息,明天下班跟我走,一定要好好感谢一下二位。”

三人都累的够呛,也懒得客气,摆摆手便各回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