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崇祯,开局释放魏忠贤 > 第110章 封良玉白杆成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群臣退去。

庞大的国家机器全速运转,户部征集了京城老幼着手制造干粮、棉衣、帐篷。工部征调民夫、工匠全力赶制兵器。礼部派人前往草原各部宣读檄文。兵部公文调集各卫兵丁。财部开始统筹银钱,审计部下到各处监督执行,一时间,京城上空阴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

稍晚。

朱由检叫来了王承恩,吩咐道:

“传朕的旨意。”

“追封石柱宣慰使马千乘兵部尚书衔,加封太子太傅,赠谥号“武勇”,命工部于石柱县为其建碑立坊,礼部为其着书正名。”

“为表马家世代镇守石柱之功,特封马千乘之妻秦良玉为忠贞伯,领兵部尚书衔,加封镇东将军,赐天子剑,仍驻石柱,统御白杆军。”

“荫良玉之子马祥麟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加封骠骑将军,为良玉副之。”

“分别加封良玉之弟,秦毅明、秦拱明为平贼将军、征蛮将军,领兵部左右侍郎衔,各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为良玉副之。”

“王承恩。”

“从朕的内帑中拨银一百万两与忠贞伯,命其务必劳抓军纪,广练精兵,为国之屏障也。”

“遵旨!”

加封秦良玉的诏书很快就发了下去,有些人心中不满,于次日早朝当庭发难。

“陛下!那秦良玉不过一女子,身居何功以爵酬之?”

“臣以为,女子无才方是德,那秦良玉整日舞刀弄棒,天天与一群军汉厮混成何体统?”

“请陛下收回成命!”

呵…

朱由检懒得搭理他,直接让李若链将其丢进了锦衣卫诏狱中,有罪论罪,无罪夺职流放。

娘希匹。

老子的命令都敢违抗?反了你了!

乾纲独断的皇帝是不被文人喜欢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文人希望皇帝能尊崇儒道,将他们交给他们打理,做个吉祥物不香吗?

朱由检是何人?又岂能任由那些遭瘟的书生摆布!谁敢私下串联统统抓起来,有事儿没事儿先打几板子,在交由锦衣卫寻罪问责,一时间,朝堂上的那些铁头娃几近消失。

深夜。

韩府。

一辆低调奢华有内涵的马车停在了韩府后门,紧接着从上面下来一个身材肥胖的男人,正是江南士绅在京城的话事人,钱多多,想屏处北方诸省的弊端必须先稳住南方,因此上次朱由检搞大清洗并未动他。

啪啪啪。

这是砸门声。

很快。

一阵脚步声传来,房门向两边吱呀打开,韩府管家披着衣服、拎着灯,看着眼前的钱多多,皱眉问道:“您是?”

钱多多拱手轻笑:“麻烦禀告韩大人,小的是江南老家来的,有要事相求。”

“哦。”管家上下打量了钱多多两眼,道:“我家老爷睡了,有事儿明天再来吧。”

说罢就要关门。

钱多多赶忙拦住,从怀里掏出一小包碎银子递了过去,赔笑着道:“事情紧急,麻烦老兄帮忙通禀一声。”

“哼!”管家一甩袖子,喝道:“走不走?再不走老夫可就喊人了啊!”

“你!”钱多多语气一滞,恨恨的看了眼老管家,转身上了马车。

“老爷,接下来去哪?”

“去侯府!”

结果…

侯府的管家连门都没开,只是在门房里淡淡说了句:“我家老爷身体抱恙,无法见客,贵宾请回吧!”

“砰!”钱多多一拳砸在车框上,这是他少有失态的时候。

天启年间。

南北二京加十四个行省中,江南派系的官员如过江之鲫,在官员们还是举子的时候江南士绅们就开始投资,解衣衣之、推食食之,银子美女、家产良田,只要你能当官,这些全部打包送到你府上,官当的越大江南给的就越多!不喜欢钱?没关系,美人要不要?珠宝要不要?奇珍异物要不要?古董字画要不要?田产豪宅要不要?你要的话我今晚就给你送来。

人总是贪婪的,没人能拒绝多种多样的糖衣炮弹,无数官员沦落为江南士绅家族的马前卒,朝中有什么大事儿要发生,赶紧通知老家,又出什么新政策,赶紧通知老家。什么?皇帝要到江南加征商税?这咋行!我滴!那都是我们滴啊!官员们嘴里喊着仁义道德,转头就把皇帝给喷化了,与民争利,陛下想做那亡国之君乎?

还别说。

有人就不信这个邪。

这个人叫朱由校,职位是大明王朝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听魏忠贤说江南士绅们老有钱了,一样的菜点两份,吃一份仍一份,主打就是一个奢侈。既然如此,朱由校就想啊,谁花都是花,朕加征点商税练些精兵保护你们不过分吧?

过分!

太过分了!

这个想法还没付诸行动,一群文官、言官就冲到了乾清宫,扯着朱由校的耳朵一通数落,言之凿凿的拿着祖制说事儿,太祖爷规定重农税轻商税,厘定了征收商税的限度,皇帝你要干嘛?不孝是不是?与民争利那就不怕百姓造反吗?

好家伙。

朱由校真就被唬住了,消停了几天,没钱的日子忒难熬啊!魏忠贤又想了个法子,开海呗,做海上的生意那是真赚钱啊!一船瓷器运到外国转头就能换来半船银子,一本万利,这可比抢来的快多了!朱由校闻听大喜,你们做生意的钱不愿意交给朕,那朕开海通贸总行吧?

还是不行。

这一次不但江南一脉不同意,连带着南方诸省的勋贵、封疆大吏都不同意了,为啥?钱呗。还是那句话,海上走私的利润实在太大了,大到上至官员下至走卒全都参与其中,若是朝廷开海通贸那自己还赚个毛线?为了自家的利益,皇帝玩蛋去吧!

祖制。

他们又特娘的搬出了祖制!!!

太祖、成祖两位皇帝可是明文规定,大明片帆不可入海呦!为啥?倭寇啊!倭寇可太凶残了,陛下你也不想每天都有倭寇袭扰沿海周边的百姓吧?

朱由校不信。

于是…

开海通贸的命令刚下放出去,各地近海的城市就先后受到了“倭寇”的袭击,这些“倭寇”上岸后一顿烧杀掠夺,官兵来了就上船跑,官兵走了继续回来抢,搞得各地烽火四起,民怨沸腾,朱由校只能放弃了开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