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新唐 > 第六百九十五章 一年以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然,陈丰三人在广场上坚持到了所有人的身影都消失了,才放松下来。长出口气,对视一眼之后便不约而同地笑了出来,竟好似有点劫后余生的模样。

几人如今就算是面对朝廷上的高官,面对李世民都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不会紧张。若非亲眼所见,谁又能想到,这几位适才在面对这群少年们的时候,竟然紧张成这幅样子。

相互扶持着,回到了陈丰留下来的几间休息室,一群人正在那里等着他们呢。

见到他们这般模样,还有点惊讶,竟有人以为在这书院之中,几人还碰到了刺客杀手一类,纷纷如临大敌。但当他们听完高冉丝毫不给自己留颜面一句“吓死老子了,以后这种场面,不要让老子来了!”之后,大家好像有点明白三人这般的原因了。

明白原因之后,自然不会太给几人留颜面,当即便纷纷笑了起来。

“各位大人可莫要笑我们,若是换了你们在上面,只怕比我们还不堪呢!”陈丰亦是笑着摇了摇头,只是随口这么一说,并没有半点不满意的模样。

“不过是些个少年人,怎么会让三位这般?”问话的是礼部侍郎,杜立手底下的人。

“那怎么能是几个少年人呢?那是两千一百六十四个!”陈丰和杜立还没有开口说话,高冉就已经先表示自己的不满了,按照他这样的说法的话,他说的也有道理,两千多个少年,确实不能称之为几个。

听见高冉的话,陈丰并未搭腔,但眼神之中也有着赞同,随后看向了杜立,他确实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杜立如今是他们的上司,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管理一群中年人,难免他们心中有不服气,遂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让杜立说出来吧。

“并非是人多人少的问题。”杜立听见那侍郎的声音,面上有些不满,“误人子弟,便是一个,也是罪过。”

“人常道,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是一大幸事,但这天下,又如何都是天才,便是方知这般,你们看着天纵奇材,又如何知晓,他学富五车,聪明睿智,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这些学生尚且年轻,不懂得道理,便需要名师指点,教导英才固然是幸事,但也只是锦上添花,若是能将普通人教成英才,你又岂知这不是雪中送炭?这些孩子的父母长辈,将他们交到我们的手里,你们要知晓,完全是看在方知的颜面上的,不求他们学到多少东西,但每一个长辈都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懂规矩,识礼仪。”

“我们的书院,其中带着众多学生长辈的信念,如何能够不认真行事?若是如此,岂不是要害了这些孩子们吗?又岂不是辜负了长辈的信任吗?”

杜立后面说的话,他们可能并没有记住那么多,但是听见杜立从他们这些长辈的角度上提及这么多事情,他们的心中也有感动。

他们的孩子或者已经在书院读书了,或者马上就要到乐差不多可以到书院读书的年纪了,本来他们对陈丰这所谓的华东书院还并不是很以为然,本并未打算将自家的子弟送到这书院之中来,大多还在观望,但如今听了杜立这番话,心中想要继续观望的犹豫已经彻底消失不见了。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今这几根上梁这般规正,他们带出来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差得了呢?

况且他们如今可都已经算得上是朝廷上的中流砥柱了,若是在他们面前长了脸,日后的仕途,也会一路畅通吧。

因此,出于这样的考量,一群官员们已经暗自下定了决心,甚至就是那个礼部侍郎,他面上也换了个表情,有点谦恭,不似先前的桀骜,“大人,我家那小儿子,今年也有八岁了,您觉得他什么时候来书院比较合适?”

嗯?听闻此言,杜立诧异的挑了下眉头,他可是记得,这群官员们,可并不愿意将自家的孩子送到书院之中来读书的。

如今书院之中的那些孩子们,虽说有近半的富家子弟,但是所谓的富家,也只占了一个“富”字,而并非权贵,因此,华东书院开课的这两日,虽然看起来繁华,但半数穷苦人家的孩子,半数富家子弟,却少有权贵之家,仅有的几个,也是因着和陈丰几人关系好,或是各家中的家族子弟。

如今,这位侍郎大人的意思,怕是有意要将自家的小辈送到华东书院来听讲?

“周大人,小公子可在家中启蒙了?”陈丰笑着接过话头。

“已经启蒙了,但小儿顽劣,所学不多。”周大人亦是回到,可不敢因为是陈丰问话,便有所倦怠,甚至恰巧因为是陈丰问话,所以对答之间还更多了几分恭敬和谦虚。

“如此,便等明年开学,即可入学。”陈丰不动声色的推搪了一番。

自然不可能让这小儿这般轻易便入学,毕竟书院虽然没有规矩,但是陈丰可还是有规矩的。

此前你瞧不上咱们华东书院,日后,若是等咱们书院飞黄腾达了,自然也要让你们高攀不上。

为何陈丰会有这样的自信呢?自然是因为他早就已经与陛下洽谈妥当,三个月之内,华东书院带出来的学生,便会有一批添补到如今官场上因为陛下的政令而空缺出来的位置。

虽然只是实习代理,但若是表现好了,未必就没有转正留在这个岗位上的机会。且和周大人的想法相差不多,只要他们有能力,在上官面前露了脸,日后还需要担心没有前途吗?

因此,只消三个月,他们就会知晓,华东书院的能量。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书院的院长是陈丰,副院长是如今的礼部尚书杜立,戒律堂的堂主是兵部尚书高冉,而是因为,华东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真正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是能够做实事的,绝非陈丰一时兴起的胡闹。

只需要三个月,就要让这群本不愿将自家子弟送到华东书院的官员们心中悔恨。

而陈丰恰巧就是在等这三个月,现如今,让他们的孩子轻松入院,便是卖了自己一个好,好似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才勉强让他们的孩子入院。

但陈丰这人,向来只喜欢旁人欠他人情,并不喜欢欠旁人人情,故此,这位周大人的小算盘,算错地方了。